健康養身★矽膠隆鼻後竟成朝天鼻 張展瑋:2次重修可逆轉

矽膠隆鼻後竟成朝天鼻 張展瑋:2次重修可逆轉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農曆新年即將到來,不少民眾趁年前至醫美診所「進廠維修」,以求更好的門面,能在新年迎接新氣象。但不時傳出有消費者被低價隆鼻的廣告吸引,追求便宜的後果,不但顏值升級不成,還自己鼻子越看越不順眼。對此,專業鼻整形診所張展瑋院長表示,一分錢一分貨,整形手術從醫師技術到診所設備,各流程環環相扣,消費者若一味注重價格,恐得不償失。


張展瑋醫師指出,近年來發現許多民眾有2次隆鼻的需求,多半是首次隆鼻前沒有做足功課,有些人是追求高挺但不見得適合自己的鼻型,有些人則是被低價隆鼻打動,貿然進行手術。他強調,隆鼻手術雖然普遍,卻包含了許多學問,除了醫師技術是關鍵之外,美感更是重要,才能讓五官和諧,打造擁有個人特色自然的美。


張展瑋醫師舉例,1名近50歲的熟女,10年前做了矽膠隆鼻手術,但術後3年不慎引發感染,造成鼻中膈軟骨損壞,並產生攣縮現象,導致鼻小柱向上縮,形成朝天鼻的外觀,甚至有些畸形,重挫這名熟女自信心。然而這7年間都沒有找到適合的醫師重修,直到接受張醫師使用自體肋軟骨重建後,美化了鼻樑與鼻頭,終於重獲自然美挺鼻。


此外,門診收治過不少患者,先前做過矽膠隆鼻,由於是人工植體,隨著時間推移,容易產生莢膜攣縮或植體感染,導致鼻孔朝天、鼻子歪斜、假體穿出等現象,必須做隆鼻重修;也有患者在隆鼻手術消腫後,發現對術後的鼻型仍不滿意,而希望隆鼻重修。


隆鼻重修又稱「2次鼻整形」,比首次隆鼻困難許多,由於2次隆鼻時,許多患者的鼻子已變形,或已有皮下疤痕組織產生,因此手術情況較難以掌握。2次隆鼻的手術方式因患者狀況而異,術前應與患者充分雙向溝通,且醫師須先對患者現狀做評估與分析,並預測未來的脆弱點而加以預防,才能於2次隆鼻術後達到患者的期望。一般而言,隆鼻重修的情況可分為3種:


▸情況1:結構穩固沒有受到破壞,但鼻子角度不夠完美,僅需做細部微調。


▸情況2:結構受到破壞,包括莢膜攣縮、植體感染、明顯歪斜或不對稱等情形,則需由自體軟骨來重新架構鼻型。


▸情況3:最為嚴重,鼻子外部已有破損,或軟組織有缺損壞死,外觀需重建,不僅需用自體軟骨重新架構,還需皮瓣移植,手術方式更為複雜。


張展瑋醫師說明,自體軟骨是取自人體本身,因此相容性高,不會產生排斥問題,也不需另外接血管,能自行滲透組織生長,不會被自體吸收,存活率高,只要手術方式正確,能維持數10年以上。


隆鼻重建次數越多,手術難度越高,且人體的自體軟骨數量有限,無法多次供應。張展瑋院長強調,若想避免2次或多次隆鼻的情形發生,初次隆鼻就應慎選臨床經驗豐富、技術純熟、具有美感的專業鼻整形醫師,並於術前做詳細諮詢,與執刀醫師充分溝通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隆鼻術式。同時應注意手術環境及醫療設備,如實驗室等級落塵室、醫學中心等級手術室空間、正壓空氣消毒過濾設備以及鼻內視鏡等高規格先進醫療系統,才能保障安全與權益。


矽膠隆鼻後竟成朝天鼻 張展瑋:2次重修可逆轉

▲初次隆鼻,應慎選有豐富經驗及具有美感的醫師,此外更應注意手術環境及醫療設備,具有無塵室、實驗室規格及高溫高壓滅菌等高壓設備者最佳。(圖/AR進階鼻美學時尚診所提供)


張展瑋院長提醒,隆鼻重建後約需7至14天消腫,恢復期間切記傷口不能碰水,應按時服藥及回診,此時最好禁菸、酒,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影響傷口癒合能力。術後約1至3個月後,鼻型就會變得自然好看。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蟬聯冠軍女性肺癌僅次乳癌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五十多歲男子有痛風經驗,急性發作時,腳腫得像大象腿一般,但是治療好之後,就忘了要控制飲食,以致經常就反覆發作;醫師提醒,痛風發作往往是因為暴飲暴食,致使血中尿酸起伏太大而引起,平常飲食一定要避免高普林食物。 高普林食物一定要忌口 國泰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全以祖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新手媽咪看過來!當發現小嬰兒出現發燒、拒食、活動力減退、煩躁不安、昏睡,甚至呼吸困難、腹瀉、腹脹、抽筋、頸部僵硬等症狀,應盡速就醫,有可能是乙型鏈球菌入侵,造成新生兒腦膜炎,由於死亡率高達三成,要特別小心。 好發於早產兒和男嬰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最近收治了三例乙型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很多人總是會要求完美,一旦不如己意,就會心生怨憤;尤其是青少年階段,有不少人是因為具有凡事追求完美的個性,進而導致罹患強迫症,不但苦了自己,也苦了家人! 不斷洗手洗到破皮 臨床上,強迫症行為中會有不斷洗手的情形,洗到手都破皮,也要求家人要經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新北市一名67歲婦人罹患肺結核,經潛伏結核感染檢查呈現陽性,她平常在家照顧2位孫子,醫師建議孩子進行預防性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時機,但家長擔心藥物副作用,僅讓大孫子接受治療;不料,追蹤發現,小孫子胸部X光檢查出現異常,進一步確認罹患結核病,令人扼腕。 潛伏結核感染 仍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