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研究:不愛喝酒基因 長大逐漸失效

研究:不愛喝酒基因 長大逐漸失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小時候不愛喝酒,不代表長大不會酗酒!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兒童不愛喝酒是受基因控制,到青春期後能力逐漸失效,在同儕影響下可能出現酗酒行為,此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藥物和酒精依賴》。專家建議,政府應訂定相關政策,讓兒童、青少年免於在酒精影響的健康環境下成長。

台灣大學、陽明大學及國家衛生研究院,針對大台北地區10至12歲,且曾經飲酒的國小學童,共496名,進行為期3年的「孩童酒精相關經驗」調查,結果發現,酒精代謝基因變異型的保護效力僅在青春期發育,成年後則受同儕影響。

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陳為堅表示,體內酒精代謝基因主要有2個,分別是酒精去氫酶1B (ADH1B) 及乙醛去氫酶 (ALDH2)。飲酒後,酒精先被代謝成乙醛,接著再代謝成乙酸;而ADH1B變異型會加速酒精代謝到乙醛的過程,ALDH2變異型則會減慢乙醛代謝成醋酸,導致喝酒後出現不適感,而減少飲酒,常見於亞洲族群。

但研究發現,酒精代謝基因變異型的保護效力僅在早期青春期,到青春期發育中後期就逐漸失效,且會受同儕影響,尤其在不同次團體間扮演「溝通橋樑」角色者,較容易會持續飲酒,而出現酗酒行為。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喝酒有害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75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春節開車返鄉、出遊,塞車不可避免,駕駛容易分神、精神不濟,甚至變成「路怒族」,嚴重還會發生車禍,有些人會喝茶、咖啡提神;但醫師指出,咖啡因飲料喝太多容易利尿,遇到塞車只能憋尿,建議開車前可吃低GI食物,如香蕉、堅果,開車時可嚼口香糖,可穩定情緒、提神醒腦。 塞車易疲勞...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每次提到買房議題時,總會希望自己能夠不吃、不喝、不生病的把所賺到的薪水存起來。但是這種不會餓、不怕疼的遭遇,可由底下的這位7歲小女孩Olivia Farnsworth告訴你,如果當這一切真的發生在你身上時,或許並不是一件令人稱羨的好事。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這名年僅7歲...

閱讀詳情 »

「大腿間距」(thigh gap)近幾個月風靡互聯網,許多年輕女孩上傳大腿特寫照片,互相「攀比」誰的大腿間距更大,或欣喜展示自己瘦身成功後終於「大腿合不攏」。 「我大腿之間距離很大,快來膜拜姐」,一名叫「foster-the-beatles」如此打趣。Tumblr社交網路上還有這麼一個小組:「為穿3...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每次提到買房議題時,總會希望自己能夠不吃、不喝、不生病的把所賺到的薪水存起來。但是這種不會餓、不怕疼的遭遇,可由底下的這位7歲小女孩Olivia Farnsworth告訴你,如果當這一切真的發生在你身上時,或許並不是一件令人稱羨的好事。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這名年僅7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