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研究:不愛喝酒基因 長大逐漸失效

研究:不愛喝酒基因 長大逐漸失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小時候不愛喝酒,不代表長大不會酗酒!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兒童不愛喝酒是受基因控制,到青春期後能力逐漸失效,在同儕影響下可能出現酗酒行為,此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藥物和酒精依賴》。專家建議,政府應訂定相關政策,讓兒童、青少年免於在酒精影響的健康環境下成長。

台灣大學、陽明大學及國家衛生研究院,針對大台北地區10至12歲,且曾經飲酒的國小學童,共496名,進行為期3年的「孩童酒精相關經驗」調查,結果發現,酒精代謝基因變異型的保護效力僅在青春期發育,成年後則受同儕影響。

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陳為堅表示,體內酒精代謝基因主要有2個,分別是酒精去氫酶1B (ADH1B) 及乙醛去氫酶 (ALDH2)。飲酒後,酒精先被代謝成乙醛,接著再代謝成乙酸;而ADH1B變異型會加速酒精代謝到乙醛的過程,ALDH2變異型則會減慢乙醛代謝成醋酸,導致喝酒後出現不適感,而減少飲酒,常見於亞洲族群。

但研究發現,酒精代謝基因變異型的保護效力僅在早期青春期,到青春期發育中後期就逐漸失效,且會受同儕影響,尤其在不同次團體間扮演「溝通橋樑」角色者,較容易會持續飲酒,而出現酗酒行為。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喝酒有害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758

相關推薦

現代人因為工作壓力或其他因素,常有睡眠不足的問題,長時間下來,將對身體造成極為嚴重的傷害。     以下這25種病都是「睡太晚」造成的!你還敢晚睡嗎?   1、脾氣暴躁:當人們專注在做某件事情時,若因為意外的干擾而被打斷,會產生負面情緒;若睡眠不足,這種負面情緒更會被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根據衛福部最新全國十大死因統計數據顯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為前四大死因,且已蟬聯多年,大家開始正視預防醫學的重要性。對此,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首度聯手中、西醫,於6月1日開辦「預防醫學中西醫合療」,打照全人醫療照護模式,希望透過西醫精密的醫療篩檢、中醫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肉粽淋上甜辣醬、醬油膏,味道豐富;鹼粽沾著砂糖、果糖,更添風味。不過,專家指出,粽子的熱量已經很高,再淋上沾醬一起吃,熱量恐破表,約增加30至50大卡,建議吃原味就好,或自製水果優格醬,可解油膩、降低腹脹感。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教授王進崑指出,市售粽子可分為肉粽、粿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0多歲男性,健檢時發現自己血糖過高,就醫檢查後確診為糖尿病,擔心自己得終生服藥,因此傷腎;開業診所新陳代謝科醫師黃峻偉指出,其實治療糖尿病除了藉由藥物,還給從飲食、運動以及維持適當體重等平時生活習慣改變開始。飲食上,除了把握少油、少鹽等關鍵,也應注意像是蕃薯、芭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