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破解癌細胞詭計 國衛院新研究:抑制腫瘤生長、克服抗藥性

破解癌細胞詭計 國衛院新研究:抑制腫瘤生長 克服抗藥性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癌症已連續39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但近年因免疫療法的出現,讓癌症治療出現一道曙光。然而,癌細胞誘發周邊環境產生慢性發炎反應、雜亂增生的血管與極化的巨噬細胞抑制了免疫反應,讓癌細胞逃避免疫細胞監控,使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對實體腫瘤的有效反應率只有20~30%,因此調控腫瘤微環境就是成功治療的關鍵。

多功能蛋白酶Lon 抑制T細胞免疫反應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李岳倫研究員之研究團隊發現,粒線體內多功能蛋白酶Lon,可透過調控「活性氧」濃度,在癌細胞活化發炎反應訊息傳導,誘導癌組織與周邊的巨噬細胞分泌抑制型細胞激素,抑制T細胞免疫反應,以及促進腫瘤血管新生,從而使癌細胞逃脫免疫細胞的攻擊。本研究已於109年12月發表於美國癌症免疫治療學會(Society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SITC)官方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VEGF融合蛋白藥物 克服標靶藥物抗藥性

而團隊繼續以「血管正常化」的思維研發VEGF121-VEGF165 融合蛋白藥物,藉由抑制細胞內外的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訊息傳導、抑制腫瘤血管增生,促使腫瘤內原本絮亂無章的血管變為較正常,同時增加腫瘤微環境中殺手T細胞與自然殺手(NK)細胞的進入。

VEGF融合蛋白藥物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anti-PD-L1的合併治療可在動物實驗中更加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同時克服癌思停標靶藥物抗藥性。團隊以「新穎融合蛋白促血管正常化以克服抗藥性及增強癌症免疫療法」技術獲頒「2020第17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組」獎項。

已完成動物有效實驗 盼提供癌友新組合治療

本研究相關的重要創新概念與技術,已獲得美國(US patent No. 10,851,142 B2)、日本、及歐盟的專利保護。VEGF融合蛋白藥物目前已完成動物有效試驗,之後將繼續完成進入臨床試驗前之動物安全性測試,期待未來將開發為癌症新藥,提供癌症患者一個搭配免疫療法的治療選擇,成為新穎的癌症組合治療。

【延伸閱讀】

莫名咳嗽逾2月竟已肺癌轉移 免疫組合三劍客助延命

癌症治療新里程碑! 細胞基因療法持續發光扭轉生命奇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0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日台灣新冠疫情緊繃,許多民眾除了擔憂疫情嚴重度,和對生活的影響,也需要了解如何保護自己以及新冠肺炎可能出現的症狀,才能知道自己是否需要接受快篩就醫。新冠肺炎也會出現皮膚症狀 多數會自然消失新冠肺炎的疑似症狀除了發燒,咳嗽,呼吸困難,嗅覺喪失,和腸胃道症狀外,根據202...

閱讀詳情 »

2021.06.02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6月2日為止,已經有149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372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177例,總計549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2例死亡。新增372例本土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72例本土病例,為207例男性、16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台灣本土新冠疫情爆發,每天約有300名以上新增病例,累積個案數即將突破萬人,日本早台灣約1年爆發疫情,已經有許多新冠患者康復,但追蹤發現新冠患者常見5個後遺症,包含倦怠感、呼吸喘、掉髮、嗅味覺障礙、不安等,就算解隔離也要有皮膚科、耳鼻喉科、精神科等各專科,協同後續治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