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破除迷思!治療思覺失調能穩定控制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破除迷思!治療思覺失調能穩定控制

別再貼標籤,思覺失調症跟你想得不一樣!今年32歲的美國病友Rachel Star Withers青少年起就有幻覺,讓她的青少年過得很「羞辱」,但當她終於接受自己、面對疾病,從10幾年起開始拍攝關於思覺失調症影片,至今點閱破億。她挺身對抗汙名,讓大眾對精神病患者不再抱有偏見。

思覺失調透過治療能控制症狀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思覺失調」是「思考」與「知覺」功能的失調,而失調也代表它「恢復的可能性」,透過治療能穩定控制症狀,但社會對思覺失調症仍存有許多迷思及汙名化,甚至會稱患者為「怪人」、「不定時炸彈」,造成患者、家屬蒙羞,阻礙就醫。

透過治療思覺失調穩定控制、找回正常生活

藉由2017年台灣精神醫學會與康復之友聯盟進行「思覺失調症認知與態度調查」發現,大眾對思覺失調症仍存有錯誤迷思,而病友日常生活中亦自覺受到歧視。據調查,大眾3大錯誤迷思包括認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無法見人」,「具有危險性」以及「無法工作」。對應病友調查發現,4成思覺失調症病友不敢讓他人知道自己罹病、認為別人無法接納自己在看精神科;45%病友擔心告知外人精神問題會對自己不利;近50%病友表示求職時曾受到拒絕或歧視。

台灣精神醫學會副秘書長、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表示,思覺失調症並非絕症,經治療後患者可以擁有融入社會的能力,且發病後愈早接受治療,恢復情形愈好,如果放任症狀一再復發,後續的治療也難以幫助他們恢復到原本的功能。

思覺失調受幻覺、妄想影響 個案容易被擴大渲染

針對病友「具有危險性」迷思,偶發個案往往被誇大渲染,張家銘醫師表示,實際上,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受幻覺、妄想影響,大多數患者感到不安而會退縮、怕人,犯罪行為是一個混合生物、社會心理與情境等眾多因素的複雜問題。

經過積極治療後,患者的暴力風險下降、已無攻擊性、研究也發現到,50%的患者治療後仍可持續工作,更有約20%的病友能從事全職工作。張家銘醫師呼籲,患者與家屬應該勇於面對疾病,不耽誤治療、而社會應用友善、關懷的眼光以對。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波動問題是每日大事,高達8成患者不知道每日營養攝取的限制量,不懂得聰明選擇食物,少量多餐容易在無意間攝取過量,更會誤踏高糖、高鹽、多脂的飲食地雷,一名65歲的女性患者,罹糖尿病20年後受肥胖問題所苦,藉由餐間攝取吐司、蔬菜餅乾、豬肉乾節食減重...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 吃膠原蛋白維持肌膚Q彈的美容保養法已蔚為趨勢,不論是明星還是美妝保養老師都將膠原蛋白視為保養聖品,但若是吃的量或吃的時間、方法不對,到頭來可能都只是白補一場,就讓專業營養師帶大家來認識什麼是膠原蛋白、膠原蛋白的效用、每日的攝取量、食用方法等相關基本常識。 什麼是膠...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常感到關節疼痛嗎?常感到眼乾口乾嗎?風濕病不只是風濕問題,更是一種病情反覆的慢性疾病。認識早期風濕病,可以提早預防眼睛、骨骼、甚致心肺問題。由於某種不明因素,風濕症可以影響多個系統,不正常的抗體會對患者自己的體內組織反作用,因此這疾病也稱為「自體免疫」疾病。 病徵包...

閱讀詳情 »

  家中有失智長輩的朋友有沒有想過,如何提供更友善的居住空間、環境,讓失智長輩在家能生活得更自在呢? 原來只要透過一些小改造,就能提供不一樣的居家環境…. (1) 提供無障礙的空間,要從各方面減少其跌倒風險(2) 消除家中的鏡面、反光面等設置(3) 透過顏色對比讓失智者更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