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45歲後,四種常見的癌症...如何預防?

45歲後,四種常見的癌症...如何預防?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45歲後,四種常見的癌症...如何預防?

癌症的可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管是難以控制的轉移現象,或者治療上遇到的種種困難,都是家屬與所有醫療人員需要面對的共同課題。

癌症屢屢蟬聯國人10大死因第一位。事實上,它的形成與我們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如同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暨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強調:「癌症是可以預防的。」

 

3種癌症 防不勝防

45歲後,四種常見的癌症...如何預防?

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線上互動查詢系統最新資料顯示,2014年國人癌症的發生率,以下3種患病人數最高:

1.大腸直腸癌:2014年發生大腸癌的人次有15,000多人,每10萬人就有45人罹癌,是男性癌症死因第1名、女性第2名,會有如此驚人的數字,與國人飲食習慣西化,食用過多紅肉、蔬果量攝取不足有很大的關係,賴基銘教授表示,90%的大腸癌都是由瘜肉演變而成,而瘜肉的形成與上述西化的飲食關係密切。因此,調整正確的飲食習慣,配合固定的糞便潛血與大腸鏡檢查,是十分重要的。

2.肺癌:雖然臺灣吸菸人口有年年下降的趨勢,但肺癌罹患率仍舊居高不下。除了吸菸、二手菸之外,環境中的粉塵如:煤煙、交通工具排煙、PM2.5等不良空氣,也是形成肺癌的原因,男性患病機率又比女性來得高,而部分女性會受炒菜時的油煙影響而發病。當有胸痛、久咳不癒且痰中帶有血絲,就要特別注意,盡快就診檢查。

3.肝癌:肝癌的發生率有9成與病毒型的慢性肝炎有關,如果反覆發炎,罹患肝癌的機率就會比一般人來得高。又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加上糖尿病、三高等慢性病,都是造成肝癌的危險因子。

另外,男性口腔癌為癌症死因第4名,賴基銘醫師說,究其原因和嚼檳榔、吸菸與長期喝酒等不良習慣有很大的關係;而女性癌症第1名元凶是乳癌,與西化飲食、遺傳、壓力以及長期接觸環境荷爾蒙有關聯,都要定期做篩檢,落實預防。

 

每5分06秒,就有一人罹癌

45歲後,四種常見的癌症...如何預防?

衛福部的資料來看,2014年在臺灣,每10萬人中約有424人被診斷為癌症,換言之,代表一年之內,每236位就有一人罹癌,又每5分06秒,即有一人罹患癌症。

賴基銘醫師提醒,以上3種癌症的發生,撇開遺傳與基因不談,確實是都能預防的,除了正確的飲食與作息之外,最好每天固定運動30分鐘,讓心跳達到130下,促進身體機能,不吸菸或受二手菸害,維持輕盈體態,加上定期身體檢查,就可遠離癌症。

【延伸閱讀】

免疫療法,治癌新契機

勤練5功,癌症不上身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國外1項研究發現,如果老年人多多參與社交活動,例如走出戶外、走路、聊天、購物,就能維持認知能力,情緒也較為正面,專家建議整天宅在家裡、久坐不起的爺爺奶奶,應該多至外面走走,到社區公園與人聊天,或是至市場買菜。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許多研究證實「多運動有益身心健康」,如有持續規...

閱讀詳情 »

  【記者周蘭君報導】台灣內政部最新公佈數據顯示,2018年台灣只有約18.2萬個新生兒,出生人數創下8年來最低,根據台大兒童醫院資料顯示,2018年住院的新生兒共有405位,其中近三成是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早產兒,相當於,平均每3天就有1位體重1500公克以下之極低體重的早產兒住...

閱讀詳情 »

中視週六晚間8點全新大型綜藝《我愛冰冰Show》開播後收視告捷,今(4/8)主持群進棚,錄影前的記者會,主持人白冰冰驚爆日前顏面神經失調,簡直是「驚心動魄24天」。她提及這陣子身體微恙,因免疫力下降導致病毒感染而引發顏面神經失調,因為演藝事業就是靠臉吃飯,她積極中西合併治療,才能三週復工。主持搭檔賀...

閱讀詳情 »

一、胸口的紅色火山 她終於,能活得像個二十歲的女孩妳來看診的那天,其實我心裡是吃驚的。妳才二十歲,應該正是要開始享受美好青春,準備邁向光明未來的年紀。被慢慢流出的紅色熔岩所掩蓋的不只是生命,更是妳對未來的美好期盼。   老爸的緊急電話 某天,老爸突然從老家打電話來,口氣聽起來很緊張,劈頭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