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腹胖、更年期,小心「代謝症候群」,女性更要注意!

腹胖 更年期,小心「代謝症候群」,女性更要注意!

撰文/陳軒凡、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腹胖 更年期,小心「代謝症候群」,女性更要注意!

腹胖 更年期,小心「代謝症候群」,女性更要注意!據統計臺灣在2006年時,符合代謝症候群的人口數已逼近300萬人;且肥胖人口盛行率逐年增加,對照肥胖是代謝症候群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其盛行率也跟著持續攀升。

從性別與年紀來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科系主任張坤正醫師強調,男性因為四高所造成的「代謝症候群」盛行率多半隨年齡逐漸增加;女性50歲後,因為步入更年期,少了荷爾蒙的保護,四高盛行率明顯高於男性,年紀越大,風險越高。

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副執行長暨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粘曉菁表示,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等「四高」問題的民眾,必須積極就醫控制,否則一旦導致心臟、腦血管或腎臟病等疾病出現,就已經對身體產生不可逆的傷害了。

 

代謝症候群不控制 易百病纏身

當飲食不節制、又沒有養成運動習慣,導致腹部肥胖、腰圍過大,其背後代表的是內臟脂肪堆積過多。相關研究發現,內臟脂肪與皮下脂肪相比,前者活性大,會釋出游離脂肪酸,引發代謝異常,容易誘發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等危險因子出現,久而久之,就形成棘手的「代謝症候群」。

粘曉菁醫師指出,有代謝症候群的人,日後得到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還有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會,比起沒有代謝症候群的人提高許多;而有高尿酸的患者,誘發痛風、腎臟病變的風險也很大。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系主任張坤正並提醒,上述所提到的疾病,全都在國人十大死因上榜,其帶來的死亡威脅,並不亞於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不得不防。

 

初期幾乎沒有症狀 定期健檢為佳

腹胖 更年期,小心「代謝症候群」,女性更要注意!

看似健康的人,就一定沒有四高問題嗎?粘曉菁與張坤正醫師都強調,不論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是尿酸過高,患者初期幾乎沒有什麼顯著症狀,「大部分患者,都是從健檢發現」。

許多高血壓患者,當血壓升高時,偶爾會有頭暈、頭痛、肩頸僵硬等症狀;而糖尿病患者,則可發現自己飲食量、飲水量、與小便量都有「吃多、喝多、尿多」的症狀,經抽血檢查才驚覺,自己有血糖增高問題。而高尿酸患者,多半是出現關節急性紅腫熱脹的急性痛風問題,才會開始控制尿酸過高症狀。

儘管多數四高患者,在初期沒什麼關鍵症狀,但早期發現、預防,還是很重要的。

腹胖 更年期,小心「代謝症候群」,女性更要注意!

【延伸閱讀】

醣類計算好,不怕血糖飆!

最甜蜜的致癌物:代糖?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預防新冠肺炎,打疫苗是唯一方法,台灣也正在全面開打中,但不少民眾、尤其是高齡長者都在打完疫苗之後出現「虛累累」的不適感覺,怎麼擺脫這種類似感冒後遺症?中醫師有方法,建議不妨可以透過中藥增強體質,搭配針炙進行調理,有助於減緩接種不適。 高齡92歲的陳奶奶就是一例,接種新...

閱讀詳情 »

疫苗接種,要加快腳步。但別忘了,現在也要進入流感季節。兩種疫苗,能同時接種嗎?醫界有提醒。今年初,民眾搶打流感疫苗的畫面,還記憶猶新。而隨著新冠肺炎疫苗到貨持續接種,到時兩種疫苗又該如何打?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 林應然:「目前規定是 2個預防針,要間隔7天才施打。」北醫胸腔內科主任 周百謙:「由於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近日在全台共同努力下,終於等來降級解封!然而出門在外防疫不可馬虎,必須力守得來不易的防疫成績,為了自身安全,口罩仍是最重要的日常用品,也搖身變成最能展現個人品味的單品之一,對許多媽咪而言,更要煩惱怎讓小寶貝在托幼上學好好戴住口罩,安全可愛地亮相。  一心一罩...

閱讀詳情 »

新北市幼兒園爆發群聚感染,基因定序確定為Delta,而有專家建議一旦變種病毒進到社區,應該馬上升為四級。台北市柯文哲則表示,如果什麼都怕,乾脆就在家打坐。他也認為台灣策略應該學習歐美和新加坡等國,讓民眾打滿2劑後再慢慢放寬管制,如果有必要,就讓50歲以上的人和高風險族群再多打一劑。 新北市幼兒園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