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腹胖、更年期,小心「代謝症候群」,女性更要注意!

腹胖 更年期,小心「代謝症候群」,女性更要注意!

撰文/陳軒凡、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腹胖 更年期,小心「代謝症候群」,女性更要注意!

腹胖 更年期,小心「代謝症候群」,女性更要注意!據統計臺灣在2006年時,符合代謝症候群的人口數已逼近300萬人;且肥胖人口盛行率逐年增加,對照肥胖是代謝症候群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其盛行率也跟著持續攀升。

從性別與年紀來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科系主任張坤正醫師強調,男性因為四高所造成的「代謝症候群」盛行率多半隨年齡逐漸增加;女性50歲後,因為步入更年期,少了荷爾蒙的保護,四高盛行率明顯高於男性,年紀越大,風險越高。

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副執行長暨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粘曉菁表示,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等「四高」問題的民眾,必須積極就醫控制,否則一旦導致心臟、腦血管或腎臟病等疾病出現,就已經對身體產生不可逆的傷害了。

 

代謝症候群不控制 易百病纏身

當飲食不節制、又沒有養成運動習慣,導致腹部肥胖、腰圍過大,其背後代表的是內臟脂肪堆積過多。相關研究發現,內臟脂肪與皮下脂肪相比,前者活性大,會釋出游離脂肪酸,引發代謝異常,容易誘發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等危險因子出現,久而久之,就形成棘手的「代謝症候群」。

粘曉菁醫師指出,有代謝症候群的人,日後得到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還有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會,比起沒有代謝症候群的人提高許多;而有高尿酸的患者,誘發痛風、腎臟病變的風險也很大。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系主任張坤正並提醒,上述所提到的疾病,全都在國人十大死因上榜,其帶來的死亡威脅,並不亞於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不得不防。

 

初期幾乎沒有症狀 定期健檢為佳

腹胖 更年期,小心「代謝症候群」,女性更要注意!

看似健康的人,就一定沒有四高問題嗎?粘曉菁與張坤正醫師都強調,不論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是尿酸過高,患者初期幾乎沒有什麼顯著症狀,「大部分患者,都是從健檢發現」。

許多高血壓患者,當血壓升高時,偶爾會有頭暈、頭痛、肩頸僵硬等症狀;而糖尿病患者,則可發現自己飲食量、飲水量、與小便量都有「吃多、喝多、尿多」的症狀,經抽血檢查才驚覺,自己有血糖增高問題。而高尿酸患者,多半是出現關節急性紅腫熱脹的急性痛風問題,才會開始控制尿酸過高症狀。

儘管多數四高患者,在初期沒什麼關鍵症狀,但早期發現、預防,還是很重要的。

腹胖 更年期,小心「代謝症候群」,女性更要注意!

【延伸閱讀】

醣類計算好,不怕血糖飆!

最甜蜜的致癌物:代糖?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人鍾情莫德納(Moderna)疫苗,目前仍有近400萬人意願登記「單選」苦等莫德納,但要打到莫德納困難,要打好打滿第二劑莫德納更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9)日坦承,國內疫苗「現在就很告急 !」登記要打的比供應量多很多,已經是需求緊急狀態;陳時中也進一...

閱讀詳情 »

台灣昨新增4例COVID-19確診,創本土疫情爆發來新低。毒物專家、中原大學教授招名威今引述國外針對全球130國的經濟復甦評比結果,表示「台灣的防疫措施真的做得很好,不是只有我們自己在那邊自嗨,其他國家也看見了」。他也提及國際的邊境管制措施,再加上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赴捷克打疫苗的例子,指出「所以打國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食藥署今(9)日宣布,已完成立陶宛捐贈AZ疫苗的檢驗並核發封緘證明書,這2萬劑AZ疫苗在完成封緘之後即可交由疾管署進行後續疫苗接種作業。另外,昨運扺台灣、國內自購到貨的第五批莫德納(Moderna)疫苗則預計最快8月16日可以完成檢驗封緘放行。 食藥署研檢組組長王德原...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 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程子奕/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持續保持在低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增個案分布為台北市2例、新北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