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研究:兒童一週吃三次速食以上 成績恐較差

研究:兒童一週吃三次速食以上 成績恐較差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國人飲食習慣逐漸西化,像是漢堡、薯條、炸雞等食物,已漸漸成為多數人的主食之一,但這些高熱量的食物,不僅容易使人發胖外,現在更有項最新研究指出,常吃速食的孩童,會影響學習能力,進而導致學業成績變差。

完全不吃速食者 學業成績較為理想

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俄亥俄州大學,針對8500名10歲的兒童進行研究,首先會了解他們吃速食的習慣與頻率,3年後在比較他們的學業情況,且在進行比較的同時,也會將其他可能影響結果的因素納入考量。

結果研究顯示,有52%的兒童一周內會吃1~3次速食,10%吃了4~6次,另外還有10%則是天天吃,結果發現,每天吃速食的兒童,科學成績平均為79分,而完全不吃的兒童平均為83分,此外,在數學、閱讀成績方面,也出現了類似的差距。

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還無法確定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為何,但有可能是因為經常食用速食,導致兒童缺乏鐵質,進而延緩大腦某些發展進程;亦或者是高脂肪、高糖,對學習過程產生不良影響所致,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臨床兒科期刊》。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傳統穀飼方式所得的乳製品與草飼所得的生乳製品(尤其是全脂和培養或發酵的)兩者的營養價值差異非常大。草飼的乳品--尤其是其中的脂肪,是脂溶性維生素和共軛亞麻油酸的最佳來源,共軛亞麻油酸是一種抗發炎並有修復效果的脂肪;發酵乳製品是益生菌的最佳來源;乳製品中還包括了部分重要的蛋白質,例如穀胱甘肽和乳清蛋...

閱讀詳情 »

日前又發生男雇主性侵女外籍看護工的案件,據統計,在台的外籍看護工已經超過23.5萬人,相關單位不但每月幾乎都有接獲這類案件,而且還有逐漸攀升的趨勢。事實上,曝光的性侵案只是冰山一角,性騷擾、過勞,甚至虐待等狀況,時有所聞,這些不幸事件不僅是人權問題,想想看,他們如果遭到這些狀況,會善待照料的對象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許多老年人都有缺牙問題,依據國民健康署2015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地區65歲以上老年人全口無牙率為25.8%,缺牙會造成咀嚼功能變差、牙齒位移等現象,因此裝戴假牙似乎是邁入高齡的「標準配備」。但因活動假牙有易滑動、妨礙咀嚼及影響食慾等問題,長期下來可能造成老人營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黃斑部病變是常見的視網膜疾病,中年人為好發族群,近年由於行動裝置的普及,眼疾發病年齡越來越低,醫師表示,西醫治療黃斑部病變,會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或使用雷射治療,但並非每個病患都可達到相同效果,若同時有搭配中醫治療則可降低血管新生的機會,同時避免黃斑再次出血。 中藥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