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磐石艦抗體檢測「不一致」難產為啥? 張上淳點破3大困難點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敦睦艦隊已有31名官兵、學生確診染疫,但針對磐石艦上377名官兵的抗體檢測結果卻難產,全因為3家負責檢測的實驗室「結果不一致」,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張上淳今(27)日透露3大問題點,除了檢測量大的影響之外,3家實驗室檢測方式各不同,加上抽血時間點,導致落差,但絲毫不影響防疫作為,因為不管有沒有抗體,這批官兵目前沒有傳播給他人的風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說,過去在檢測少數個案時,幾間實驗室的結果還可以滿一致的,但等到做到非常大量時,一口氣檢測300多人時,並出現落差。另外,台大、中研院、疾管署昆陽實驗室等3家實驗室的方法各不相同也是問題點。

張上淳指出,3家實驗室有的用西方墨點法,有的用酵素免疫法,不同實驗室開發出來的檢測模式,光是抗原是採用病毒哪一個部分來當成抗原,如果有不同,最後反應就會有點差異。

最後,張上淳說,抽血時間點也很關鍵,若是比較接近發病或感染的時間點, 抗體也許還很微量時,有些方法就檢測不出來,出現差異。指揮中心昨天下午已找來3個實驗室直接負責跟操作的人員,針對一致性與不一致性的地方逐一檢視,認定有些個案需要再重新檢測,有些則需要第2次抽血,因為其抗體反應太微弱,很難斷定是陰是陽,需要一段更長的時間,才容易檢測出來。

張上淳強調,抗體檢測跟防疫作為沒有什麼相關!因為官兵已全部被隔離,不管有或沒有,都沒有差別,且敦睦艦隊全員也都做了PCR核酸檢測,皆呈現陰性,代表身上都沒有帶病毒,沒有傳染給別人的疑慮,已有雙重保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說,外界對抗體檢測有誤解,以為抗體檢測就是「有」跟「沒有」,結果很準確,但事實上沒有,目前世界上科學檢測方法各有不同,有很大變異及誤差存在,因此不會做為診斷或相關檢測的唯一依據,現在還是用PCR檢測比較準確,只是耗費時間較長。

陳時中強調,這次針對磐石艦抽血檢測抗體,是因為其為密閉的團體,為了解傳播的方式,好做為未來防疫的參考價值。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荷蘭送國花謝台灣 「腦海響起這首歌」害陳時中口誤玫瑰花好害羞

好消息連發!連續2日零確診了 全台新冠肺炎疑似通報也下降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胸悶、呼吸不順 症狀說明 胸口發悶覺得吸不到空氣,此類症狀的發生大多來自於習慣。在過去胸口發悶的案例中,不難發現患者多半是長年呼吸習慣的不正確所累積出來的問題,尤其運動時用胸式呼吸,甚至在劇烈運動時,由於身體需要大量氧氣的支援,胸部供不應求的次數更加頻繁,造成了胸部肌肉的收縮再收縮,長時間不停地收縮...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台大醫院)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期間,少進醫院,更要少排隊,過去當日掛號得當場排隊的台大醫院今(24)日就宣布,自4月1日起,每日上、下午門診的當日掛號名額,將調整於前一日18:00在網路掛號系統、台大醫院行動服務APP及電話語音掛號系統,3處同步開放掛號,以減少排隊的...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累計確診來到215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20例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為7男13女,年齡介於5歲至60多歲,其中年紀最小的5歲小女童是隨媽媽前往土耳其員工旅遊,回國之後發病確診,這也是繼昨公布1...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湖北「封城」超過2個月,當地今(24)日宣布明起恢復對外交通,武漢市4月8日「解封」,滯留湖北的國人可望自行搭機返台,檢疫該怎麼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如果解封了,跟其他一般地方都一樣,當然待遇也跟其他地方都一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