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社交距離還要維持多久? 恐怕等疫苗研發出來才可解除

社交距離還要維持多久? 恐怕等疫苗研發出來才可解除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各國新冠肺炎防制似乎漸漸渡過高峰,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今(27)日記者會發布數據,許多大爆發的先進國家新增病例與死亡率都在下降,治癒率同時開始上升。而社交距離與隔離政策不可能永久持續,因此疫苗與藥物就顯得十分重要,美國研發出的實驗疫苗已經能夠施打,效用如何必須持續觀察。


台大公衛學院碩士學程主任陳秀熙表示,海軍敦睦艦隊是標準的感染病群聚事件,如果用數據模型推算,在出航前應該有54人感染;如果在抵達帛琉發生,應該會有80人感染;假使在指標個案發病3月23日推算,應該有39人感染。目前看起來比較像第3種狀況,且現在看起來疫情應該沒擴散到社區。


陳秀熙強調,目前沒有新冠大流行的國家,都採取境外阻絕與減災計畫,但相關措施不可能永久持續;而已經大流行的國家,可能部分群體免疫,但仍然有可能是宿主,這時就必須檢視抗體對新冠病毒效力有多高,康復民眾有沒有可能2次感染。相關研究數據都會影響疫苗研發與產製,到底有沒有機會加強抵抗能力,也待觀察


陳秀熙特別說,1918年流感大流行維持3年,要抑制就必須仰賴疫苗。許多國家都在研發疫苗,但開發經費昂貴時間也久。有研究團隊發現到,有集體施打卡界苗的國家,新冠疫情似乎比較低,如果新舊疫苗可以一起使用,或許能增加新冠肺炎免疫能力,同時也要密切關注新疫苗效力與副作用影響。


針對疫苗開發,高端疫苗生物製劑公司總經理陳燦堅表示,其實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非常類似,也很像MERS,3種病毒很像穿了同一套西裝,打了不同顏色領帶。因此疫苗研究開發,不是現在才開始,而是研究了10幾年。也因為如此,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後,很多研究機構與藥廠就把先前的技術轉來使用。


目前對於新冠肺炎病毒疫苗開發,有使用整體病毒與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陳燦堅解釋,棘突蛋白是就是冠狀病毒上面的冠,如果使用棘突蛋白研發疫苗,除了疫苗應該會非常穩定,比較容易引起較好的免疫反應外,也不會像病毒一樣,入侵細胞造成傷害。各藥廠都有不同的疫苗研發方向與方式,就看效用是否穩定。


更多NOW健康報導
新冠病毒與抗體皆陽性? 有抗體未必能全面對抗病毒
敦睦艦隊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活動足跡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跨年假期到!不少人選擇在年末狂歡派對享受身心放鬆,但別忘了我們的腸胃其實仍在不停工作!台塑生醫i醫健康管理中心中西醫合療專家喬聖琳醫師提醒,雖然我們的身體在偶爾大餐後,能夠自我調節,但若長期忽略正確飲食習慣,身體健康恐會亮紅燈。過度飲食危機多 飽足感逾2小時須當心許多人...

閱讀詳情 »

「達文西微創手術系統」為目前全球最先進的醫療機器人輔助微創外科手術系統。近十年來,已被全球許多國家中廣為使用,在台灣,臺中榮民總醫院自執行達文西手術以來,目前已突破3,490 例,為中南部地區應用達文西手術量最多醫院,目前也應用於泌尿外科、婦科、一般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心臟外科、胸腔外科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來裕隆執行長嚴凱泰、藝人安迪因癌早逝的消息,讓人不勝感嘆,即使擁有名氣及金錢仍躲不過癌症的魔爪。其實忙碌高壓的生活,更容易讓人忽視自我健康。避免癌症上身 6 大重點要注意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家醫科主任郭紋翠表示,WHO 已經定義慢性病(含癌症)的四大危險因子為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家扶基金會蒐集2018年1-10月與兒童保護案件相關的新聞報導,總計241則新聞中受害兒少高達348名,更有54個無辜小生命來不及長大!根據衛福部近三年數據顯示,每年約9,000名兒少受虐,平均每天有25名兒少遭到不當對待,每1小時就新增1名兒少身處危險或暴力的環境,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