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神經內分泌腫瘤來得沉默!低血糖、腹瀉是常見警訊

神經內分泌腫瘤來得沉默!低血糖 腹瀉是常見警訊

神經內分泌腫瘤來得沉默!低血糖 腹瀉是常見警訊

 

33歲的王小姐因不明原因持續腹瀉、腹悶長達三個多月,經超音波檢測後發現身體異常,再進一步詳細檢查,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彭正明表示,該名病患的胰臟有一顆8公分大的腫瘤、肝臟也存在5顆以上 5-7 公分大的腫瘤,因腫瘤大且位置分散,醫師建議使用以標靶藥物為主、栓塞與放療為輔的治療方式,目前王小姐病情獲穩定控制。

 

神經內分泌腫瘤好發於40至60歲的中年女性,但彭正明主任提醒,各個年齡層也都有罹癌風險,別掉以輕心,該疾病發病範圍廣,身上任何器官都有生長腫瘤的可能,其中 50% 到 60% 主要出現在胰臟與胃腸道等消化系統。若出現臉部潮紅、盜汗、心悸、皮膚炎、氣喘、咳嗽、反覆性胃潰瘍、慢性腹瀉、發熱,以及低血糖等十大症狀,即需要留意,其中低血糖、臉部潮紅、慢性腹瀉、反覆性胃潰瘍更是常見的症狀,民眾應提高警覺。

 

神經內分泌腫瘤來得沉默!低血糖 腹瀉是常見警訊

 

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胃腸道疾病,或是停經前症候群的徵兆類似,因此病徵不易察覺,病患往往需要花上 5-7 年才能確診。彭正明主任提醒,倘若出現症狀反覆、久而不癒,則應當多加注意,並且建議轉診至大型地方醫院或是醫學中心積極尋求專業醫療協助,甚至進一步主動要求拍攝超音波、斷層或是驗血等檢查。若發現有異常,則必須再進行病理切片確定是否為神經內分泌腫瘤。彭主任呼籲,只要及早發現與治療,神經內分腫瘤在臨床上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不必過度悲觀。

 

台灣民眾對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疾病意識不足、病患也多缺乏治療後的照護知識,因此時常窘困於求診的過程,往往勞心又勞力,有鑑於此,多位專科醫師在去年籌備成立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也將在11月於北中南舉辦趣味講座,台中場次將會於11/16(六)舉辦,希望提供更全面的疾病知識、協助縮短醫療時程,幫助病患正確積極面對治療!

講座報名資訊:https://www.tnets.tw/news/2019-tnet-lecture/

神經內分泌腫瘤疾病簡介:https://youtu.be/vlAnoSZVsK8

 

本衛教訊息由諾華提供

 

神經內分泌腫瘤相關問題,建議諮詢「腸胃內科、消化外科、新陳代謝內分泌科、血液腫瘤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 彭正明醫師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神經內分泌腫瘤來得沉默!低血糖 腹瀉是常見警訊

相關推薦

▲(照/公關照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秋連節,月餅加上烤肉大餐,滿足了口慾之後,不少人常出現腸胃不適、脹氣、腹痛等問題,甚至因為烤肉、月餅等高油、高糖食物引發大腸激躁症。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提醒,在一攤接著一攤的中秋大餐,最好能夠搭配「低腹敏」水果,例如奇異果、木瓜、柑橘類水...

閱讀詳情 »

▲住宿型長照機構住民及家屬今年可拿補助了,減輕經濟負擔。(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秋節前夕,政府送出長照大紅包!衛福部提出的「長照2.0升級版」的「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今(12)日下午正式獲行政院核定,只要今年1月起入住滿90天以上,且符合家戶排...

閱讀詳情 »

▲疾管署防疫人員於新北市本土屈公病個案活動地周邊進行孳生源查核。(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市本土屈公病群聚,由中和擴大到新店!疾管署今(12)日公布新北市一口氣再新增2例本土屈公病病例,分別為中和區錦中里40多歲男性及新店區大同里30多歲女性,兩人近期未出國,且都與先前...

閱讀詳情 »

▲當季的柚子好處不少,但吃過量恐適得其反。(照/童綜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秋假期面對「柚」惑千萬要忍得住!營養師提醒,當季的柚子雖然飽滿又多汁,又是應景水果,但不會太甜的口感背後依舊得注意,因為4瓣(165g)去皮去籽的麻豆文旦也有60大卡的熱量,15公克醣量,吃過量仍會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