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秋冬季節手腳總是冷吱吱 微循環出現障礙穿再多也不暖

秋冬季節手腳總是冷吱吱 微循環出現障礙穿再多也不暖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時值秋冬轉換之季,日夜溫差大,有些人已出現手腳冰冷的症狀,雖然衣服穿得足夠,手腳卻還是覺得冷吱吱,這是末梢血液循環出現了障礙,也就是微循環不良的徵兆,近來備受醫學界關注,一旦微循環出現障礙,可能是身體罹患各種疾病的潛在殺手。


中醫所說:「不通則痛,通則不痛」,指的就是身體微循環的重要,當身體某個地方出了問題,都會在微循環最先反映,通常在尚未出現病症前,可能已經有微循環障礙而不知,這也是中醫稱氣虛造成的「瘀堵」。除了一到冬天,許多女性開始出現手腳冰冷症狀,也可能容易出現疲累、無力、痠痛,以及各種小症狀等等。


若將人體的大血管看成是埋在城市地底下的自來水大管線,而微細血管就是從大水管通往各家各戶的小水管,若小水管的通道被堵住,相對大水管的管線也會受到影響。人體內綿密網狀的微小血管,占了心血管系統的74%,而人體有7成4的循環都仰賴微血管,並在人體每個器官和組織,包括大腦、心臟、肝、皮膚、四肢等,提供神經、肌肉、骨骼等組織足夠血液及養分及清除細胞排泄的廢物,各種大小病痛都可能與它有關,倘若身體哪個部位血管受到堵塞,必會使人體產生損傷。


常見的末梢循環障礙可能是手腳冰冷的狀況,但若長期下來,心臟血管不通暢,輕則出現胸悶、胸痛、心悸或呼吸困難,嚴重恐導致心絞痛、心肌梗塞甚或猝死;若眼部微血管循環不良恐造成視力模糊;內耳微循環不良則產生耳鳴、頭暈等現象。微循環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末梢血液流通順暢,相對血液黏度會下降,對身體就能形成1種良性循環。


現代上班族久坐辦公室、平時又缺乏運動,很容易出現血液循環不良,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的狀況。微循環要達到理想狀態,每個人每天必須步行28到44公里,這對一般人來說幾乎是難以達到的目標。拜醫療科技所賜,來自德國醫學科技的班默(BEMER)磁場物理治療儀,利用非侵入式的電磁脈衝原理改善身體循環,透過微弱跳動、特殊、多維的信號裝置產生電磁場,有助身體微循環局部及整體的調節,經科學證實可加強27%血管舒縮運動、增加29%微循環血流量、改善31%靜脈血液回流、提高29%細胞氧氣利用率。


對於末梢血管障礙相關疾病,透過飲食、運動以及居家生活習慣重建可以改善,但執行力可能成效不彰,透過BEMER班默磁場治療儀每天使用1至2次,配合睡眠療程就足以改善全身狀況及進行預防性的醫療保健,唯有重視身體的小病痛,防微杜漸,才能預防產生身體大災禍的可能性。


更多NOW健康報導
▸馬拉度納疑似心肌梗塞猝死 專家:及時電擊可有能挽救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因捧胸蹙眉被現代醫學解讀為疑似有心絞痛症狀;現代也有不少民眾有胸痛的症狀,大多直覺是心臟問題。實際上,若有胸悶痛的感覺,除了心臟本身的疾病外,還有包括胸腔疾病、消化系統問題,細究之下,雖然疼痛的範圍在於胸部,但不同的疾病產生的痛感及確切位置仍有相當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8歲謝先生身高172公分體重高達142.8公斤,BMI=48.2 (>35重度肥胖),體脂肪約30%,擁有肥胖的家族史,18歲以後就超過120公斤,加上工作是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平常運動量也不大,體重一直居高不下,且因為肥胖導致血糖血脂跟肝功能都異常,晚上打呼到影響睡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憂鬱症是重要的大腦疾病,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4億人所苦。當代醫學對於憂鬱症雖已有相當有效的治療策略,例如主流的藥物和心理治療,然而,由於憂鬱症的複雜性,所有單一治療的療效都有其局限,為改善病患的治療成效,世界趨勢已朝向整合藥物、營養、生活型態等面向,提供兼具個別化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