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秋冬泡湯正夯 切忌冷熱交替

秋冬泡湯正夯 切忌冷熱交替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旅遊業者相繼推出「偽出國」泡湯景點之旅,讓民眾在秋冬之際,藉由泡湯放鬆心情、一解無法出國旅遊散心之苦,心臟內科醫師表示,秋冬氣溫變化大,有心臟血管疾病的患者,要避免冷熱泉交替泡,才能降低心肌梗塞情形發生。

血管最怕忽冷忽熱 容易出現心肌梗塞
豐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程建銘表示,有心臟疾病的患者盡量不要冷、熱溫泉水交替泡,因為心血管最怕忽冷忽熱,一會擴張、一會收縮,會造成心血管阻塞或是血管裡有血栓的形成,再加上泡湯容易脫水,就容易出現心肌梗塞。

建議泡湯時須「循序漸進」,從三十幾度的溫泉水開始泡,泡到四十度左右,等到身體適應後,中間休息一段時間,想去泡冷水再去泡,不要突然身體泡了四十度的溫泉水,馬上衝到零度的冷泉水裡,這樣很危險。

泡湯時血液會越來越黏稠 別忘補充水分
程建銘提醒,泡湯時民眾很容易忘記補充水分,泡湯時身體不自覺會一直冒汗,血液也會越來越黏稠,血栓容易形成,因此10-15分鐘內至少要補充100-200cc的水,泡湯完後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吃太油膩或味道過重的食物。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骨鬆三部曲「痛得要命」才知大條了! 醫師提三大症狀預防

更年期來襲!善選荷爾蒙替代療法 不增乳癌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2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5歲以上長者應保持每天活動,任何類型的活動都比不活動好,即使是輕鬆的活動也有幫助,進而減少坐下、躺下及不動的時間。為此,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長照站設在南投縣名間鄉弓鞋社區,每週固定為長者安排豐富多元的課程與活動,由物理治療師為阿公阿嬤們上課,並現場帶領大家做健康操,強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癌症希望基金會主辦,美商默沙東藥廠(股)公司台灣分公司公益贊助的第8屆彩繪希望繪畫比賽,不僅提供優渥獎金鼓勵抗癌夥伴參賽,開設直播節目由前主播蕭彤雯與得獎者一起聊畫與畫療外,更在線上的「希望藝廊」展示本屆31幅得獎作品,盼得獎的畫與話成為與癌同行夥伴的扶持力量。 因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各個大考結束,考生心情有喜有憂,這時如何調適壓力反成為最重要的課題!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王雅甄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使得寒假延期,但各種大考仍幾乎如期進行,對於考生及家長都是一種壓力,尤其疫情造成的各種不確定性,也成了今年考生面臨到不同以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曾柏亨/台北報導】處男也可能染上菜花?日前1名高中生洗澡時發現陰莖上長出2、3顆肉芽,用力拔掉後不料卻越長越多,隨即被母親帶去就醫,發現竟是得了菜花。但高中生自訴從未有過性行為,後來詳細詢問後推斷,可能是日前隨家人去公共溫泉時,誤用陌生人毛巾而染病。 中醫師黃慶雲說明,俗稱菜花的「尖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