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窮途末路的現代醫學遇瓶頸

窮途末路的現代醫學遇瓶頸

文|林翠玲 圖|林翠玲

窮途末路的現代醫學遇瓶頸

自實施全民健保,締造了民眾滿意、費用低廉、全民有照護和世界矚目的成就,更曾被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為文讚賞。但為人稱道、傲人成績的代價卻是健保瀕臨破產,藥價黑洞、支出分配不均、資料作假騙錢等缺失詬病頻傳。這些健保沉痾,除了表象資源分配、誘因機制設計等醫療生態扭曲,更重要的是顯現出整個現代醫學已經面臨到強大瓶頸和嚴苛考驗!

一個醫學叛逆者的自白 揭露現代醫學的騙局

1980 年美國一位非常知名且頗具份量的醫學博士曼戴爾松Robert Mendelsohn MD,由Warner Books出版社出版了書名為《一個醫學叛逆者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 Medical Heretic》的巨著,震撼顛覆了整個醫學藥界!曼戴爾松博士不止是一位名醫,曾任知名大醫院的院長、著名研究所的研究員、醫學院教授、伊利諾州醫師執照局的局長,還是美國醫學會的領袖(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MA))。在這本書中他揭開一個驚人真相,直指西醫「對抗療法醫學」是一場百年騙局,沒有辦法讓人健康之外,去醫院就等於是進墳場。

捍衛自己的生命,遠離醫藥的坑害

此書一針見血的寫著:如何捍衛自己的生命,不受醫生、化學藥物和醫院的坑害!更直接在封面上列出西醫的六大騙局:

1、  醫院的年度身體健康檢查是一個陷阱

2、  醫院是患者的險地和死亡的場所

3、  大多數外科手術給患者的傷害遠大於益處

4、  最好的檢驗科學儀器其檢驗體系和過程不合理,且錯誤百出完全不可信任

5、  絕大部份的西藥不但沒有真實的治療效果,反而是致病和添病的緣由

6、  實驗證明〝X光片〞每個醫師的解讀都不同,錯誤診斷比比皆是,重點是其輻射線對人體非常有害

他提出很多真相、數據、實例說明,從藥品和疫苗開始,整個醫療系統讓大眾受到掌控與傷害卻不自知,所指出的正是目前主流醫學所面臨最棘手的問題,我們不僅懷疑,導致健保破產背後的是否就是這些被隱藏已久「不能說的秘密」?

醫院的年度身體健康檢查是一個陷阱

他說,健檢報告上的標準值是有問題的!沒有人知道這個標準從何而來?人體並非機器,無論男女、年紀都使用同一個標準,讓人莫衷一是!以健檢中最常見的心電圖來看,已有研究顯示電腦在分析和解釋結果,大約只有65%是正確的,即使訓練有素的心臟病專家也會有25%的誤診或漏診。再看血壓測量值,很多平常都正常無異的人,到了醫院卻發現超標(例如白袍症),被告知需服藥控制血壓,若不吃藥就會造成中風等。事實上,血壓值會隨著測量的時間、所使用的血壓計及當時的情緒、心情、運動而有不同。

對此,日本知名暢銷作家、藥劑師和營養學博士的宇多川久美子也提出質疑:為什麼這些檢驗標準這麼奇怪,無論年紀大或小、男生或女生、身材差異,全要求一樣的標準?在日本,代謝症候群標準是以腰圍來判定,男性85公分/女性90公分為基準,用同一個標準來判定所有人,是多麼矛盾不合理。更令人不解的是每個學會都分別提出自己的標準值,並攻擊和自己主張不同、看法對立的學會。這詭異的狀況就是曼戴爾松醫學博士所言“標準值” 的設定是為了讓更多人加入病人的行列,換句話說,其目的是(1)定期健檢將成為各大醫院的固定收入(2)檢查超標的人,就會是醫院的目標客戶,只有設定過高的標準值對產業才有利益可言!

窮途末路的現代醫學遇瓶頸

在如此失控的醫療環境下,我們該如何自處?

現任中華民國中醫師全聯會名譽理事長也是整合中西醫學養生權威的林昭庚醫師說,身體要健康長壽,需具備四個條件:

1.規律的生活

2.適當的運動

3.均衡的營養

4.修身養性,讓自己能夠有一個快樂的人生觀。

事實證明也是如此,在日本有對家喻戶曉的雙胞胎金花婆婆、銀花婆婆,她們愉快的活過百歲,最大原因在於她們一生都拒絕做全身檢查,不招惹任何恐怖擔憂的心理。正如曼戴爾松醫學博士強調,真正的醫療是著重於「預防醫學」,而非對抗醫學,也就是所謂「一個盎司的預防勝過一鎊的治療」!

更多精彩深度新聞資訊請點入K5news新聞網:www.k5news68.com 

 

相關推薦

你有注意過自己是怎麼呼吸的嗎?吸入的空氣都是集中在胸腔還是腹部?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現代人普遍工作繁忙,建議可抽空練習「腹式呼吸法」,不僅能讓呼吸變得更有效率,也有助調節自律神經系統、緩和情緒、改善緊繃感,還能提升新陳代謝,讓身體更健康。  根據統計,約8成民眾都習慣採用胸式呼吸法,也...

閱讀詳情 »

弄懂差異 孕期宮縮不憂心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木生婦產科診所副院長毛士鵬 攝影‧化妝髮型/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宮縮時肚子緊繃,有些媽咪甚至會感到疼痛,一天當中若次數頻繁,更覺得不舒服,這樣的情況常讓第一次懷孕的媽媽感到憂心,但其實妊娠中後期的生理性宮縮大多為正常現象,且通常...

閱讀詳情 »

    27歲的潘小姐來自越南,一臉焦慮地來到門診,告訴醫生從上星期開始,左邊的乳房就有疼痛的情形,潘小姐非常擔心自己是不是得到乳癌了? 41歲的汪小姐這幾個月來有時會有乳房疼痛的情形,因為不是很痛,所以也沒特別去看醫生,這次因為痛的程度加劇,所以來到乳房外科檢查。 37歲的葉...

閱讀詳情 »

孕期不可不慎 掌握6重點 降低妊娠高血壓的危險 文/宋依玲 採訪諮詢/林口長庚婦產部副教授級主治醫師蕭勝文 懷孕時期若合併高血壓,可能有機會引發子癇前症,屬於高危險妊娠,雖然發生率不高,不過,一旦發生,胎兒或媽咪有很高的死亡率,應及早診斷和治療。孕媽咪每次產檢時,若發現血壓數值偏高,就要注意是否已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