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端午健康吃粽不增重 跟著營養師這5點原則吃就對了

▲動動巧思,端午節也可健康吃粽不增重。(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節到了,不吃一顆粽子好像就少了一份過節的氣氛,但大多數的粽子都是高油脂、高熱量,鹽分也相當驚人,與現代人追求健康的概念背道而馳,不過吃顆粽子也不必罪惡感滿點,營養師提醒,只要做到5點,吃粽一樣可以不增重。

台北市衛生局今年就邀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改良傳統粿粽,設計研發出特色的「彩虹健康豆腐粽」,並提供:分量要控制、低鹽、低糖、低脂以及高纖維等5點小提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楊于瑩表示,吃粽子首重控制份量,以市售傳統肉粽1顆約250公克,熱量約500大卡以上,已經是成年人一餐的熱量,建議可以取代部分正餐、並搭配蔬果食用,若有三高問題的民眾更要注意份量的控制。

另外,粽子本身即有鹹度,營養師建議要減少醬油膏或甜辣醬等額外的沾醬,烹調時也可多使用紅蔥頭、蒜或胡椒等辛香料提味,並選用新鮮食材減少菜脯等醃漬品。

楊于瑩說,甜粽類也多以精緻糖類作為沾料或內餡,儘管外觀較小,但1顆添加糖量約20到30克,已近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攝取量的一半,務必酌量攝取。粽子內餡要減脂,則可把高脂的五花肉改用低脂的豬里肌肉、雞胸肉或豆製品取代,並用水煮方式烹調。

最後則是高纖維,楊于瑩強調,包粽食材可多選擇高纖、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的全穀雜糧類,像是用山藥、糙米、燕麥來取代部分糯米,內餡可增加牛蒡、香菇、筍子等蔬菜,增加纖維攝取。

照片來源: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粽子非人人能吃! 腎臟病怕雜糧養生粽、心血管族群得避沾醬

【匯流民調】最新「仿國民黨初選」大選民調系列二 國民黨四大天王初選誰出線 韓國瑜、郭台銘對決態勢已成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中央昨日宣布三級疫情警戒自7月27日至8月9日調降為第二級,高雄市長陳其邁今日宣布餐飲防疫措施,夜市、市場原則上還是建議外帶、外送,若真的要內用,須採用ㄇ字型隔板,桌與桌之間維持1.5公尺距離。另外陳其邁也說婚宴建議暫緩,非同住者的室內非必要社交聚會如打麻將、玩撲克牌、橋牌、桌遊、泡茶、室內聚會一律...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自7月27日至8月9日疫情警戒降至二級,餐飲依規定可開放內用,內用原則依照衛福部規定處理。不過為了防疫考量,雙北仍宣布不開放,中央地方不同調,成為關注焦點。預計指揮中心將於今天下午2時召開記者會,由指揮官陳時中說明各行業活動的防疫指引及最新疫情。(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

閱讀詳情 »

中央7月27日至8月9日調降疫情警戒至二級,高雄市長陳其邁公布鬆綁防疫指引,開放健身房,但教練須於開放前全面快篩,每7天快篩一次,且會員和人員都須全程戴口罩,並限制非高雄市會員。陳其邁今日上午召開二級警戒管制作為記者會,宣布有條件開放健身房。陳其邁指出,健身房風險等級較高,所以疫情後第一次投入職場工...

閱讀詳情 »

因應中央宣布7月27日至8月9日疫情警戒調降為第二級,台南市政府今日上午召開防疫紓困檢討會議,市長黃偉哲宣布台南自7月27日起「開放餐飲內用」,但要求用餐座位採梅花座且須使用隔板。台南市政府今日上午召開會議討論疫情警戒鬆綁等作為,針對餐飲是否開放內用,黃偉哲裁示台南市自7月27日起開放餐飲內用,並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