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端午健康吃粽不增重 跟著營養師這5點原則吃就對了

▲動動巧思,端午節也可健康吃粽不增重。(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節到了,不吃一顆粽子好像就少了一份過節的氣氛,但大多數的粽子都是高油脂、高熱量,鹽分也相當驚人,與現代人追求健康的概念背道而馳,不過吃顆粽子也不必罪惡感滿點,營養師提醒,只要做到5點,吃粽一樣可以不增重。

台北市衛生局今年就邀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改良傳統粿粽,設計研發出特色的「彩虹健康豆腐粽」,並提供:分量要控制、低鹽、低糖、低脂以及高纖維等5點小提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楊于瑩表示,吃粽子首重控制份量,以市售傳統肉粽1顆約250公克,熱量約500大卡以上,已經是成年人一餐的熱量,建議可以取代部分正餐、並搭配蔬果食用,若有三高問題的民眾更要注意份量的控制。

另外,粽子本身即有鹹度,營養師建議要減少醬油膏或甜辣醬等額外的沾醬,烹調時也可多使用紅蔥頭、蒜或胡椒等辛香料提味,並選用新鮮食材減少菜脯等醃漬品。

楊于瑩說,甜粽類也多以精緻糖類作為沾料或內餡,儘管外觀較小,但1顆添加糖量約20到30克,已近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攝取量的一半,務必酌量攝取。粽子內餡要減脂,則可把高脂的五花肉改用低脂的豬里肌肉、雞胸肉或豆製品取代,並用水煮方式烹調。

最後則是高纖維,楊于瑩強調,包粽食材可多選擇高纖、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的全穀雜糧類,像是用山藥、糙米、燕麥來取代部分糯米,內餡可增加牛蒡、香菇、筍子等蔬菜,增加纖維攝取。

照片來源: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粽子非人人能吃! 腎臟病怕雜糧養生粽、心血管族群得避沾醬

【匯流民調】最新「仿國民黨初選」大選民調系列二 國民黨四大天王初選誰出線 韓國瑜、郭台銘對決態勢已成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灣今新增47例本土,其中桃園有5例。桃園市府下午說明新增個案,有2例案14922、14923是國軍桃園總醫院的居家隔離匡列者,另有1例案14939,為先前中壢「1傳20人」指標個案13091的複雜交友圈所衍生。衛生局長王文彥指出,案14939等相關確診的14人,大部分都住在旅館,造成疫調困難,希望...

閱讀詳情 »

新北市長侯友宜前天在記者會上宣布,新北72歲以上長者6月30日開放預約,7月2日開始施打。侯友宜下午在記者會上表示,截至今日下午2時,已有77919人完成預約,仍有30081人可預約,歡迎市民趕快上網登記,或撥打至相關服務專線。侯友宜今天主持防疫應變會議會後線上記者會時說明,這批莫德納疫苗開放年紀7...

閱讀詳情 »

高雄市政府前日晚間大動作安排鳳山某大樓全棟PCR篩檢,並安排住進防疫旅館、隔離,但遭到質疑增加民眾經濟負擔。高雄市長陳其邁今(1)日宣布,未來入住防疫旅館直接辦理登記即可,標準房型的住宿費也由市府整合付款,民眾僅需付額外消費的費用,經濟弱勢則可以免費入住澄清會館。鳳山大樓已繳費民眾,觀光局會聯繫進行...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COVID-19(武漢肺炎)新增47例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13例死亡。外界關心7月12日疫情3級警戒期滿是否會解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相關不同行業疫情應變指引「準備現在要開始來做」,對於相關群聚也要注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媒體提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