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粉紅十月保衛戰 婦女應定期乳癌篩檢揪癌蹤

粉紅十月保衛戰 婦女應定期乳癌篩檢揪癌蹤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乳癌是女性健康的重要議題,其發生率不斷上升,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每10萬人中,就有7.8萬人得到乳癌,等同每日會新增約30例的乳癌病患,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排名第一位,且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乳癌好發年齡約在45至49歲間,比歐美國家年輕10歲左右,因此更不可忽視乳癌發生的危機。

乳癌治療不迷失 醫病溝通是關鍵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李冠德副院長指出,年輕乳癌患者對於治療存在一些迷思,像是害怕乳癌開刀必定要進行乳房全切手術,或是害怕開刀完不能哺乳或懷孕等不正確的觀念,導致多數的年輕乳癌患者遲遲不敢就醫檢查或治療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此外,李冠德副院長提到,更多的乳癌患者因害怕化療,擔心化療的副作用對身體產生噁心、嘔吐甚至掉髮,因而更抗拒治療,不過當前醫療進步,並非所有乳癌治療皆需要倚靠化療,患者應積極與醫師討論治療計畫。

乳癌不等於化療 口服CDK4/6抑制劑助患者維持生活品質

李冠德副院長說明,去年(2019)十月開始,健保已給付CDK4/6口服標靶抑制劑,針對腫瘤的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為陰性的停經後轉移性乳癌患者,服用CDK4/6口服標靶抑制劑可讓癌細胞週期中斷,讓癌細胞無法生長,達到抑制癌細胞擴散的效果,其不但不會產生掉髮的副作用,更不會因為治療而影響自己的生活品質。

粉紅十月 攜手防治乳癌!

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李冠德副院長呼籲,乳癌早期發現治癒率相當高,第0期到第2期乳癌5年存活率超過9成,若拖到第4期才發現,治療存活率只剩34%。政府針對45歲以上婦女皆提供2年1次免費乳房攝影檢查,但篩檢率卻不到4成,呼籲民眾不應工作繁忙或害怕而逃避篩檢,若收到免費篩檢通知書,應多利用,且針對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或是曾得過單邊乳癌的患者,應每半年安排超音波檢查,每年定期做乳房攝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維護自己的健康。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9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早期療育(Early Intervention)觀念的盛行,讓孩童能夠接受到 更多環境及文化刺激,也可讓孩童多了學習的機會。普遍而言,大家都知道自閉症光譜疾病的孩童(ASD)主要的發展障礙為人際互動問題,包含與人眼神交流少、自我堅持度高、不能參與遊戲團體等,但其實不只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至今已走過十年歲月,不僅提供安寧緩和病房照顧的方式,也透過安寧共照、安寧居家等模式,讓末期患者與家屬獲得全方位照顧。心蓮團隊也將照護末期病人及推廣安寧療護的努力、對末期病人的愛與關懷,以「成果海報展」的方式,呈現二十多幅海報,歡慶心蓮病房正式邁入十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母乳的好處多多,不僅能降低寶寶腸胃道、呼吸道及中耳炎的感染,國際實證也指出,能減少兒童過敏現象及罹患糖尿病的機會,因此為了鼓勵醫療機構支持母乳哺育,國民健康署共同響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愛嬰醫院倡議,推動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制度,將母乳哺育納入醫療照顧的常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鼓勵在逆境中展現鍥而不捨精神的貧困兒童,家扶基金會舉辦「2022年全國自強兒童表揚活動」,23位來自台澎金馬的自強兒童,面對生命中的種種難關,仍秉持永不放棄的決心,堅持夢想勇往直前。 罹罕病馬凡氏症候群 父親的愛讓他成數理學霸 「對我來說,母親和世界都只是模糊不清的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