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粉領健檢發現肝指數異常 竟是胰臟癌引起

粉領健檢發現肝指數異常 竟是胰臟癌引起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

肝出問題有可能是胰臟癌作祟!有位50歲粉領何女士在員工健康檢查中,意外發現肝指數異常,至醫院進一步檢查後,才得知罹患晚期胰臟癌,且腫瘤已轉移肝臟,經醫師研判無法進行手術,不料治療初期即陷入瓶頸,不僅症狀更加惡化,肝臟更是佈滿大小腫瘤,讓何女士感到很灰心,險些放棄求生的念頭。所幸,在醫師建議下,何女士加入胰臟癌第二線新劑型藥物的臨床試驗,治療近半年,腫瘤明顯縮小,過程中也未出現嚴重副作用,爭取到更多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超音波難找到腫瘤 有症狀多為胰臟癌晚期

當症狀出現時,腫瘤通常已經長的很大,甚至轉移了。義大癌治療醫院饒坤銘副院長表示,胰臟位於身體後腹腔,即使透過超音波也難診斷出腫瘤,而且胰臟癌的臨床症狀會依腫瘤位置而有不同表現,當腫瘤長在胰臟頭部時,會壓迫膽管導致黃疸,患者可以明顯察覺異狀,但若在體部或尾部, 就很難有早期的症狀,當患者因腹痛等症狀就醫時,多半已經是晚期或已轉移,使後續治療更為棘手。


粉領健檢發現肝指數異常 竟是胰臟癌引起

第二線新劑型藥物納健保 造亮患者「胰」線生機

饒坤銘副院長進一步說明,過去胰臟癌藥物治療選擇有限,當第一線治療失敗後,患者常陷入無藥可醫的困境,值得慶幸的是,胰臟癌第二線新劑型藥物於今年(2018)通過健保給付,大幅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也提供後續治療的機會。臨床試驗顯示,胰臟癌第二線新劑型藥物能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副作用也比傳統化療低,成為晚期胰臟癌患者的「胰」線希望。

菸、酒、糖尿病皆會增加胰臟癌風險 定期檢查不能少

饒坤銘副院長提醒,抽菸是癌症常見危險因素之一,長期飲酒也可能併發慢性胰臟炎,進而增加罹患胰臟癌的風險,其中,糖尿病與胰臟癌更互為因果關係,診間常見糖尿病導致胰臟癌以及胰臟癌併發糖尿病的案例;此外,民眾應定期安排健康檢查,若是確診為胰臟癌的患者也不要過於憂鬱,只要配合醫療團隊積極治療,症狀都能得到良好控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88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思覺失調症如同慢性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需要持續治療才能維持精神狀態穩定,防止症狀再度惡化。臺北榮民總醫院成人精神科主任暨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精神學科主任教授白雅美說明,思覺失調症發病或復發初期,常有許多可循徵兆,包括學業成績或工作表現明顯退步、社交退縮等;此時家屬若有發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董氏基金會針對1,109名曾參與長跑活動的民眾,進行情緒相關之線上調查,統計結果發現,練跑後覺得在心情上「明顯變好」,每週練跑「3次以上」比例高於不固定練跑者;跑齡「3年以上」又高於「3年以下」者。固定練跑後,超過八成受訪者覺得專心程度變好;超過六成跑者覺得更容易入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癌症是狗狗的第一大死因!其中狗乳腺腫瘤,是狗狗最常見的腫瘤之ㄧ。國內動物疫苗大廠瑞寶基因跨足寵物癌症治療領域,開發可以破壞腫瘤微環境,抑制腫瘤生長的免疫療法,除了小鼠動物實驗證實有效,透過與臺大獸醫專業學院的合作,在狗乳癌和黑色素瘤也得到臨床治療成效的個案驗證,進而能延...

閱讀詳情 »

生酮外食者適用!2大超商酮餐排行榜 必須外食的朋友,在瞭解生酮飲食的營養比例之後,通常都會先舉白旗投降。不要緊!花花在尋訪各大超市、便利商店後,發現其實外食者吃生酮飲食也沒這麼難。 外食朋友們,一起來找找適合你的生酮餐點吧! 【7-11的生酮外食攻略】 ◎第一名──「雅方隨意杯」(酸菜白肉鍋、羊肉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