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紫珍珠魔力!吃紫米減肥、補血、抗老化…還有這些意外好處

近年食尚圈掀起一股「紫色力量」,紅到發紫的營養素,非花青素莫屬!不但能抗發炎、預防心血管疾病,甚至能防癌症等。提到花青素的大魔王,不是只能選擇藍莓、葡萄和桑椹等水果,其實屬於米飯中的紫米,也含有豐富的花青素。營養師更進一步表示,女生攝取紫米,也稱為紫珍珠,還可以抗老化、預防經期貧血,建議食用「紫米紅豆粥」,有助補血、消水腫。快來看看吃紫米還有哪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好處。

紫珍珠魔力!吃紫米減肥 補血 抗老化…還有這些意外好處

紫米的顏色來自於花青素 具有抗氧化功能

紫米指的是黑糯米,屬於糯米的一種,吃起來Q軟彈牙。100公克的紫米,有2.8公克膳食纖維、295毫克的鉀、12毫克的鈣,以及豐富的維生素B1、B2、葉酸等多種維生素和鐵、鋅、磷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還含有人體必需胺基酸。一般人愛吃的桂圓紅豆紫米粥,就是一道營養豐富的紫米料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表示,紫米的顏色正是來自於花青素,紫米的精華就是米粒外部的那層紫黑色的皮,因為皮層含有花青素纇色素,具有抗衰老的保健功效,又被稱為「長壽米」。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功能,可以幫助清除體內有毒的化學物質和自由基;抗發炎能力強,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進而減緩發炎反應;減少癌細胞增殖、抑制腫瘤的形成,並能防止癌細胞擴散及誘導腫瘤細胞凋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血管壁的膠原蛋白纖維彈性,使血管變得強韌,進而預防心血管疾病。

紫米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 對身體有益

此外,紫米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且紫米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為1.4:1.6:1,比例適合,不飽和脂肪酸,具健康價值,對身體有益,其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人體必需脂肪酸,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穩定性僅次於飽和脂肪酸,也是健康與實用性兼具。

紫珍珠魔力!吃紫米減肥 補血 抗老化…還有這些意外好處

紫米因為皮層含有花青素纇色素,具有抗衰老的保健功效,又被稱為「長壽米」。

紫珍珠魔力!吃紫米減肥 補血 抗老化…還有這些意外好處

營養師推荐一道電鍋料理【紫米紅豆粥】,有助補血、排濕、消水腫。

紫米的膳食纖維含量是精白米的8倍 能促進腸道蠕動

對於「三高」的患者來說,紫米也能小兵立大功!洪若樸表示,紫米的膳食纖維含量是精白米的8倍,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促進腸道蠕動,幫助預防便祕。不過,要提醒的是,紫米所含的是支鏈澱粉,跟一般的糯米一樣吃多容易有消化不良的問題,腸胃功能不好的人吃多會脹氣;並且屬於高GI值的食物,需要控制血糖的人,最好勿攝取過多。

紫米也含有人體必需胺基酸,由於紫米未經打磨,外殼保留著豐富營養素及纖維,比白米含更多的蛋白質、胺基酸(例如:離胺酸、甲硫胺酸、色胺酸、天門冬胺酸、苯丙胺酸、麩胺酸)和微量元素,能預防心臟病、癌症等的發生率。另外,紫米的維生素B1含量高,可強化神經系統、緩和腳氣病症狀。紫米也含鋅,對男性攝護腺有幫助。

紫米又被稱為「補血米」 具有健脾暖肝、明目活血作用

女性吃紫米的好處多多,本草綱目記載:「紫米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作用」,因此紫米又被稱為「補血米」。除了前面已經提到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物作用,能養顏美容之外,延緩衰老是紫米的重要功效之一,含多種胺基酸和礦物質,其微量元素硒和鋅的含量都比較高,這些物質能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減少氧化反應發生,平時經常食用可以延緩衰老,延長壽命。

另外,紫米中也含有維生素B₁(硫氨素)和鐵,能改善女性的貧血狀況。女性生理期後可吃紫米粥,改善血氣不足。同時紫米兼具養氣功效,有胃寒的人適當食用,有助改善。

營養師教聰明烹調紫米 守住營養不流失

烹調紫米也有學問,才能守住營養不流失!由於紫米外殼上的花青素屬於水溶性色素,一洗就掉色。所以在浸泡紫米時,最好把浸泡紫米的水和紫米一起蒸煮,這樣營養比較不會流失。如果要直接煮紫米米飯,其煮法與煮白米飯類似,浸泡約2-3小時,煮時多加一杯的水,以電鍋煮熟即可食用。

以下推荐一道電鍋料理【紫米紅豆粥】,有助補血、排濕、消水腫。

★【紫米紅豆粥】

食材:

紅豆1/4量米杯、紫米半量米杯、水800c.c.、黑糖50公克。

做法:

1.紫米紅豆洗乾淨泡一晚,放電鍋煮,在內鍋加800 c.c.水。

2.外鍋加兩杯水。啟鍋,加入黑糖,拌攪均勻再蓋上鍋蓋,外鍋加上1杯水悶煮既可。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688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新手爸媽常是緊張大師!臨床上,曾有新手媽媽因為嬰兒呼吸太快,擔心是否生病因此就醫檢查,其實新生兒正常呼吸次數每分鐘40下,是成人的兩倍,因此感覺上有點喘;小兒科主治醫師郭啟昱指出,新生兒呼吸如果出現真正問題,如呼吸更快或更用力,以目視而言,會出現肋凹現象。 新生兒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立冬過了,代表冬天來臨。根據網路調查顯示,國人進補藥膳首選麻油雞,其次是薑母鴨、羊肉爐。中醫師提醒,隨意吃藥膳補身容易上火,甚至愈補愈糟,建議民眾利用膏方進補,根據不同體質調製處方,是中醫養生、防病、治病的首選。 膏方為黃帝富賈養生之用 宮廷劇《甄環傳》在台紅極一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想消除脂肪肝,該怎麼做?中醫師黃浩瑞建議,前2、3周可先減少主食、澱粉類,增加優質蛋白食物,如雞蛋、魚肉,將脾胃調理正常後,要多吃全穀雜糧,包括豆類、堅果類,並搭配規律運動,脂肪肝就能隨著健康改善,而逐漸消失。 高達4成國人有脂肪肝 據統計,國人約有3至4成有脂肪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小嬰兒才剛出生,不僅呼吸急促,嘴角冒有許多小氣泡,護理師見狀趕緊抽乾淨,不料越抽越多,呼吸越急促,患者肚子也越來越鼓。醫師診察後,決定幫小嬰兒放置鼻胃管,不料竟無法放置,經過胸部X光等檢查,才發現小嬰兒是先天性食道閉鎖的患者。 嬰兒食道閉鎖症 小兒科嚴重急症之一 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