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精神疾病增加 國衛院新利器可透視大腦

精神疾病增加 國衛院新利器可透視大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年來,由於社會環境變遷、高齡人口增加、經濟型態改變及精神壓力增加等因素,腦神經與精神疾病的盛行率逐年上升。因此,針對腦神經與精神疾病建立一套準確且非侵入性的醫學影像診斷系統與評估指標,進而達到早期診斷與準確評估,乃是目前醫學影像技術發展的重要目標與研究方向。

腦神經與精神疾病成因 腦連結體磁振造影掃描可探究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生醫影像團隊在林峯輝所長、張恕客座研究員及郭立威副研究員的帶領下,並與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曾文毅教授團隊共同合作,經多年努力完成第一台我國自主研發之多尺度腦連結體3T磁振造影系統平台(Brain Connectome 3T MRI System Platform),未來將可透過不同尺度的梯度磁場系統進行臨床應用及臨床前動物模式的影像研究,研究成果已陸續發表於2019年《PLoS One》、《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及《NMR in Biomedicine》國際知名期刊。

多尺度+高解析掃描能力 具臨床應用潛力

林峯輝所長表示,這套磁振造影系統平台的特點在於其多尺度與高解析的掃描能力,透過強度高於一般醫療院所的臨床磁振造影系統三倍以上之大尺度梯度磁場,能夠擷取高解析度之腦連結體影像,成像更加清晰。

郭立威副研究員進一步指出,未來除可持續發展高階磁振影像診斷技術外,亦可整合其他診斷或治療系統(如正子造影系統或聚焦超音波),可有效提高臨床診斷的精確性與準確度。

未來將持續優化 盼為台灣生醫注入新動能

目前該套系統平台已陸續完成十多件產學研單位所委託之影像研究案,對於國內發展臨床前中小型動物之轉譯醫學研究提供諸多協助。未來,透過與國內外產學研單位之跨領域合作,國衛院團隊將不斷累積寶貴的研究經驗,持續優化此系統平台,除促進相關轉譯醫學研究外,亦期能帶動相關產業投入高階影像醫材研發,為台灣生醫影像技術發展與臨床研究注入新的研究動能。

【延伸閱讀】

 不只眼睛「乾」 神經密度低也恐導致乾眼症

成人血癌治療棘手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DC藥物助銜接移植

酷暑炎炎,血糖控制大不易 醫師解析兩大原因

肺癌藥物納健保 晚期癌友命運新希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0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8歲的陳小姐與丈夫結婚兩年,儘管雙方平常工作繁忙,但還會維持固定性生活。最近一次做完床事後,發覺自己的私密處出現搔癢,起先以為是私密處或是內褲沒有清洗乾淨,但徹底清洗數次之後狀況仍然沒有改善,還發現私密處附近開始長出一些小水泡,因擔心會傳染給丈夫,因此開始找理由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菜花多發生在性接觸複雜的人身上,那固定性伴侶是不是就完全沒有染病風險呢?答案是否定的!中醫師黃慶雲指出,菜花雖然主要透過性行為傳染,但仍有在公共場合不慎感染的機率,建議性行為之前都應做好預防措施,若不幸發作,也須盡早接受治療。 菜花又稱為尖頭溼疣,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疫情降級 飆升後的體重卻降不下?COVID19疫情打亂大家的生活步調,防疫長時間不出門及居家辦公,壓力與環境因素,吃東西成為多數人居家的最佳嗜好,也因此研究顯示46%以上民眾疫情期間多吃少動,體重升高比以往累積快速,腰、腹、臀更悄悄大了一圈。便有診所提供各項減重法寶來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睡眠時間過少或過長對老年人產生不同的影響。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神經病學上的一項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睡眠時間會影響他們的大腦健康。研究發現在晚年睡眠中斷很常見,睡眠問題與認知功能的變化有關,包括學習、思考、推理、解決問題、決策、記憶和注意力的心理能力。睡眠過多過少 損害身體健康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