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精神病患留院照護 重回生活軌道

精神病患留院照護 重回生活軌道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30幾歲的阿成(化名),因為輕度智能不足,加上壓力大而造成幻聽、幻想症等,發病迄今已經十幾年,在家人陪伴下,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就醫治療。在醫師協助下,轉介到日間留院病房,不僅能規律服藥,且開始團體生活,阿成的狀況也明顯好轉。該院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林書正表示,患者在穩定的生活結構下,加上醫護人員的耐心陪伴,對於治療帶來更加成效。

「不能拿生病當藉口啊!都教了這麼多次了還不會,笨耶!」阿成媽媽接近歇斯底里的怒吼,壓抑不了激動的情緒。對於阿成的病情,媽媽感到束手無策,過去更認為他是因為懶散而裝病,並不時拿他與大學畢業的哥哥做比較。因此,阿成的自尊心倍受打擊,並開始對人群感到焦慮,整天躲在家中打電動。其實,媽媽對於阿成的病情,感到心急,認為自己不能永遠陪伴孩子,希望他能學會獨立。

為解決患者與家屬間的惡性循環,醫師決定安排阿成到日間留院病房,並請家人一同協助他治療。留院後,阿成規律服藥的穩定度增加,並開始復健課程和工作訓練,建立起規律作息,也逐漸恢復信心。日間留院制度,指的是患者從急性病房出院後,當病情穩定,若本身有復健動機,並有獨立的交通往返能力,經由通過轉介評估,可於白天到院參加活動,晚上、假日回歸家庭。林書正臨床心理師說,透過個案管理制度,能隨時聯繫家人,幫助長期慢性化的患者回歸社會。

林書正說,松德院區日間留院模式有四樣特色,包括多專業人員的投入、團體取向的治療活動、臨床個案管理制度和長期陪伴、積極推動去機構化及落實社區醫療的角色。透過醫師、藥師、護理師、社工、臨床心理師,針對疾病、生理監控、人際互動和申請資源等做全方面整合,可提供患者面面俱到的照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65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約30%人有睡眠障礙問題,工時長、用腦過度、夜生活豐富、酗酒過量,睡不好導致偏頭痛、精神不濟都是常見的狀況,睡眠是人體的基本生理需求,睡眠期間也牽涉到很多身體系統,如呼吸道、精神及神經系統,許多器官也都在睡眠期間努力代謝工作。 口服褪黑激素 頭暈、嗜...

閱讀詳情 »

原作者: 松井孝嘉 Matsui‧Takayoshi     (資料來源:資料圖庫)   調整「枕頭」高度,就可以在睡覺時充分消除頸部疲勞 經常有人問我:「怎樣的枕頭對脖子最好?」說句不負責任的話,其實「枕頭」怎樣都無所謂。重點是,它能否代替脖子,幫忙把頭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父親」扮演的角色愈來愈多元,除了辛勤工作、撐起家庭經濟,也有不少父親參與家中的育兒與家務。在感恩爸比的8月,復健專科診所院長曾清祥醫師分享育兒新手爸爸常見的「爸爸手」,其預防與治療方式,並鼓勵每天10分鐘,加強肌力,身體健康更樂活。 並非專屬媽咪的爸爸手 爸爸手也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38歲黃小姐,為了改善抬頭紋,每半年就要打一次肉毒桿菌,但去年開始,除皺效果愈來愈差,甚至只能維持2個月。醫師表示,肉毒桿菌不純可能影響療效,長時間反覆施打更會產生抗藥性,就有可能發生愈打愈沒效的情形。 1成有肉毒桿菌抗體 根據《神經傳導期刊》研究發現,逾1成患者使用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