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糖尿病列國人十大死因,有注意過自己的血糖嗎?血糖多少才OK?教你正確的穩糖生活

糖尿病列國人十大死因,有注意過自己的血糖嗎?血糖多少才OK?教你正確的穩糖生活

了解血糖波動

患者的心聲――

我年紀大了,身邊家人也有血糖問題,我該怎麼做才能掌控身體的狀況呢?

第2型糖尿病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而且發病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病患不易自我察覺。想要早期發現糖尿病,就只能血糖檢查的方式才能達到自我監測的作用。

血糖檢查,顧名思義就是檢測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藉此來判斷是否罹患糖尿病,若是已經確診為糖尿病,則可經由血糖檢查來監測病情。

血糖檢查較簡便的方法,是在空腹或餐後,從血液中測量出血糖濃度。沒有糖尿病史的人,通常只需測量空腹血糖即可,已經確定或懷疑有糖尿病時,則可加驗飯後血糖。若高度懷疑又尚未確診是否已經罹患糖尿病時,可採用「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檢查,也就是先測出空腹時的血糖值,接著再喝入一定分量葡萄糖溶液(七十五克葡萄糖溶入二百五十到三百毫升的水中),兩小時後再測一次血糖,藉此診斷是否為糖尿病。

如何判斷血糖的異常

正常人空腹時(從上次進食之後,未再進食任何食物八到十二小時)的血糖值為七十∼一百mg/dl,飯後兩小時則以不超過八十∼一百四十mg/dl為標準。若空腹時的血糖濃度在一百mg/dl以上,代表血糖值異常,即為高血糖症。但血糖值並非越低越好,不管空腹與否,只要測出來的血糖值低於七十mg/dl以下,即為低血糖症。

當血糖出現異常時,不管是高血糖或低血糖,都可能會對健康造成的影響。

高血糖時要考慮的疾病

糖尿病、庫辛氏症候群、甲狀腺機能亢進、肢端肥大症、肥胖症、慢性肝病、休克、胰臟炎、惡性貧血、癲癇、手腳痙攣、破傷風、大量出血、腦膿瘍、腦膜炎、褐色細胞瘤、流行性耳下腺炎等。

低血糖時要考慮的疾病

高胰島素血症、胰島細胞癌、愛迪生氏病、甲狀腺機能不足、自律神經失調、肝癌、病毒型肝炎、腦下垂體機能不足、腎上腺功能不足症、小兒突發性低血糖症。

三種血糖值的檢測時間

「空腹血糖」指的是未進食達到八小時以上所測得的血糖值,正常範圍是七十∼一百mg/dl。

「餐前血糖」指的是午餐前或是晚餐前的血糖值,一般而言,通常進食已超過兩個鐘頭以上、未達八個小時,正常範圍在八十∼一百二十mg/dl。

「飯後兩小時血糖」,指的是從「開始進食」算起一至兩個鐘頭時的血糖值,正常範圍是八十∼一百四十mg/dl。每一個時段的血糖值都有其意義,並非某一時間的血糖值特別重要。

你是糖尿病體質嗎?

患者的心聲――

我家有糖尿病病史,我也怕自己會生病,但是我不會吃多喝多尿多,所以應該沒問題吧?

每個人的體質生來就不同,對生活周遭的反應表現也不一樣。因此,因疾病而產生的徵候也會有所差異,例如同樣是第2型糖尿病患者,有些人會以體重減輕來表現,有些人則是口渴、多尿、倦怠。

此外,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也會有所差異,例如有些人對雙胍類的降血糖藥反應很好,有些人則是對磺醯脲類反應較佳。即使是相同的徵候、相同的診斷,使用相同的藥物,所達到的效果也不見得會一模一樣。

中醫學上認為每個人體質是有所差異的,因此將其區分為「熱性體質」和「寒性體質」,在治療上,也會依據體質而使用不同的藥物。但在西醫方面,比較少考慮個別體質的差異,凡是相同的疾病、相同的徵候,就會使用相同的藥物來治療,所不同的往往只是劑量的多寡而已。

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肪泥沼

第2型糖尿病患者,多數屬於體型較胖者,其致病的機轉並非胰島素分泌量減少,而是胰島素功能不彰所導致的。此類型的患者所分泌的胰島素因陷於脂肪的泥沼之中,所以失去原本降低血糖的功效。

所謂的「脂肪泥沼」,是指當胰島素分泌時,一定需要細胞上的受體才能發揮降血糖的作用。脂肪細胞也是很重要的內分泌細胞,當它的數量過多時,所產生的脂肪激素會干擾胰島素與細胞受體的接觸,產生胰島素抗性。這時醣類的代謝出問題、血糖居高不下,但過量的胰島素對脂肪、蛋白質的代謝作用依舊存在,會促進更多脂肪酸的合成,脂肪就愈積愈多,形成惡性循環。

在這種情況下,不能一直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來控制血糖。雖然可以利用胰島素多數的優勢來達到降低血糖的功用,但是反而會產生血糖不穩或低血糖的副作用,同時因為胰島素過度分泌,也會造成體重不斷上升,導致往後更難控制血糖的後果。所以在為病患選擇降血糖藥物時,都一定要很小心,切忌想見到血糖快速下降而使用不適當的藥物,畢竟血糖的控制是一條長遠的路。

這樣吃,不怕血糖上下跑

患者的心聲――

醫師,之前看到網路影片有分享「生酮飲食」,感覺很厲害,我也可以試嗎?

這幾年「生酮飲食」十分盛行,經過有心人士的推廣,一些糖尿病患者也開始採取這樣的飲食模式。門診時,更是常有病患問我「生酮飲食」對糖尿病是否可行?

治療癲癇的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法,是指不攝取含醣類(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醣類比例必須小於五%,連吃一份蔬菜都會超過。熱量的主要來源是油脂類,一般是以椰子油為主,再加上一些蛋白質。

嚴格的生酮飲食很難維持三個月以上,多數人會自己停下來。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也需要葡萄糖,當醣類攝取過低時,人會不快樂,長期下來個性會改變。

生酮飲食另一個問題是油脂的比例過高,通常以椰子油為主。椰子油含八十%以上的飽和脂肪酸,而且分成初榨及精煉等種類,必須選擇初榨萃取的椰子油,才含有比較多的中鏈飽和脂肪酸。若選擇精煉的椰子油,飽和脂肪酸更是豬油的兩倍!

不過無論是初榨還是精煉,椰子油畢竟是飽和脂肪酸,對血脂(血濁)、尿酸的影響甚大,根據初步的報告顯示:腸胃不適、高血脂症、高尿酸和痛風,都是生酮飲食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不得不慎。

糖尿病患者可以生酮飲食嗎?

糖尿病患者當然不建議用生酮飲食來降血糖。它可能產生以下風險:

1.若服用藥物沒有依照飲食的改變而調整,會導致危險的低血糖。

2.油脂攝取過多,容易產生心血管、代謝疾病。

3.生酮飲食的目的就是要產生酮體,雖然發生的機率很低,但若酮體產生太多會導致酮酸血症。

就算是一般人,也很少能執行嚴格生酮飲食超過三個月以上。正統的醫師不會鼓勵病人、甚至是一般人去嘗試生酮飲食,一般人飲食的醣類攝取量要達40%∼50%,蛋白質20%∼30%,脂肪20%∼30%,均衡飲食才是最健康的飲食方式。

糖尿病列國人十大死因,有注意過自己的血糖嗎?血糖多少才OK?教你正確的穩糖生活 

本文摘自《糖尿病不可怕!穩醣靠自己45招:新陳代謝第一名醫教你遠離截肢、失明、洗腎併發症(特別大字好讀版)
【本文由三采文化出版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生薑祛病保健的方法由來已久。吃過生薑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所以,當身體吃了寒涼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調房間裡呆久後,吃生薑就能及時排除寒氣,消除因肌體寒重造成的各種不適。 生薑的...

閱讀詳情 »

翻攝無尊臉書、nhrmyy     自創「珍珍」走紅的無尊前天在臉書上貼文, 他前一晚忽然發燒,隔天起床胃痛、吐血, 緊急送醫後才發現他「胃60%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食道出血」! 連醫生都傻眼他年紀輕輕竟然身體這麼差!   無尊臉書全文:   從昨晚...

閱讀詳情 »

非侵入式音波拉提療程有效改善下垂、鬆弛的老化肌膚,效果媲美傳統拉皮手術,讓許多愛美人士趨之若鶩,但除了選擇優質安全的醫美儀器,關鍵在於醫師美感,以分層、複合的治療手法達到臉部輪廓大範圍提拉,小細節細紋、毛孔out,美麗全面大升級。 全球受惠人數已破40萬例 2009 年 ultrasound 研發上...

閱讀詳情 »

現今微整的新趨勢已是時下愛美人士最熱門的話題,利用高科技的醫療技術,不需開刀,短時間就能變美變年輕,更能全方位解決肌膚凹陷、鬆弛的問題;近期坊間推出的Ellanse 洢蓮絲少女針兼具立即與安全之特性,讓現在時下愛美者更多了一份保障。 新趨勢:全方位植入劑 張立言醫師表示: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注射填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