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小心腎臟病變 控制血糖,防洗腎命運

「洗腎」,國人並不陌生,但糖尿病所引起的腎臟病變,卻有許多民眾常常輕忽。醫師指出,腎臟病變、眼睛病變、神經病變,都屬於糖尿病的小血管病變。其中,腎臟病變嚴重時會演變成尿毒症,是造成糖尿病患洗腎的主因,千萬別忽視。

糖尿病小心腎臟病變 控制血糖,防洗腎命運

糖尿病血糖控制,對於腎臟防護恨重要,平日血糖監測更是不可少。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陳奎篤指出,台灣洗腎患者已超過8萬名,是全世界洗腎病患密度最高的國家。慢性腎臟病於早期症狀輕微,甚至沒有症狀,但由於輕忽,往往等到疾病末期才發現就醫,錯失黃金治療期。

糖尿病、高血壓易導致慢性腎臟病變

其中最常導致慢性腎臟病的致病原因是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其中尤以糖尿病最為重要。而糖尿病影響腎臟功能原因有二:一是影響血管,腎臟裡有很多小血管,高血糖導致血管阻塞;二是影響腎絲球基底膜。

因基底膜包覆在腎絲球外,正常情況下,血液經過腎絲球,會把毒素等不好的物質過濾掉,但高血糖使基底膜構造改變,出現縫隙,因此會讓蛋白質漏出,原本該被身體回收的蛋白質,卻漏到尿裡,成為蛋白尿。

糖尿病小心腎臟病變 控制血糖,防洗腎命運

台灣是洗腎王國,患者超過8萬者,其中糖尿病引起的腎臟病變值得關心。

洗腎三部曲:尿蛋白─>蛋白尿─>洗腎

醫師陳奎篤強調,當尿裡出現不該有的尿蛋白,就是糖尿病患腎臟病變的第一個明顯特徵。一開始的症狀是尿中出現微量蛋白,稱為「微蛋白尿」;當尿中蛋白量持續增多,就成為「蛋白尿」,這已是腎臟病變的中期症狀。

臨床統計也發現,罹患糖尿病10至15年後,大多會出現「微蛋白尿」。若已出現微蛋白尿,卻未好好控制血糖、血壓,大約3至5年,會進展為「蛋白尿」,若再不加以控制,平均3至5年內走入腎衰竭,必須洗腎,屬於末期腎臟病變。

預防腎臟病變:早期發現、控制血糖、血壓

為了要預防腎臟病變、延緩腎功能惡化,除了早期篩檢、早期發現以外,很重要的是控制血糖、血壓。

1.血糖控制:除了飲食控制、適度運動、降血糖藥物使用之外,建議能自行監測血糖,除了可記錄血糖變化提供醫師調整藥物之參考,也可了解是否因飲食所造成的高血糖。

2.血壓控制:若沒有禁忌症,建議優先使用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但使用者須依醫師指示定期追蹤腎功能與鉀離子濃度。

此外,高血脂的控制也很重要,不但能預防心血管疾病,使用降膽固醇藥物的部分患者,腎功能惡化的速度可能會減緩。

同時,抽菸、肥胖都與慢性腎臟病與許多其他慢性病有相關,適度減重、戒菸可能有所幫助。此外,不當服用中藥、止痛藥,或來路不明的藥物,可能直接造成腎功能損傷。脫水、暴飲暴食、過度蛋白質攝取等也應該避免。保護自己的腎,須從日常細節做起,才能遠離「洗腎王國」的汙名。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3/577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5歲中年男子患糖尿病多年,使用胰島素注射治療,一天使用劑量高達300單位,但仍無法控制血糖,令他困擾不已,在醫師建議下搭配新的口服藥物治療,使用三個月後,不僅胰島素注射劑量降為原本的三分之一,體重更從100公斤一舉降到90公斤,找回身體健康的同時也找回了自信心。...

閱讀詳情 »

  最近這個超簡單的應急止疼方法,在國外都被老外瘋轉啦,過程簡單到一個夾子就能搞定!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下同) 用夾子夾在耳朵上不同的位置,就可以有效的給身體各個部位緩解疼痛! 很多網友表示雖然不能完全止疼,但真的可以緩解不少。   *當然如果疼痛嚴重還是請盡快就醫,這個方法...

閱讀詳情 »

  鐵鍋是日常烹飪很常用的一種鍋具,物美價廉。很多喜歡做飯的大廚們,是非鐵鍋不用滴。 又笨又重的鐵鍋為啥那麼多人喜歡咧搜索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 1、使用壽命長 由鐵鍛造,表層沒有塗抹任何有害人體的化學物質,只要鐵鍋保養得宜,用個5年、10年沒問題。 2、耐高溫、導熱快又均勻 做出來的菜...

閱讀詳情 »

  王先生最近不停的打噴嚏、流鼻涕、嚴重脫發,他感覺很奇怪:“自己是不熬夜、生活習慣非常好的人,為什麼身體這麼差?”醫生會診後,結論讓他驚呆了,原因居然是因為他三年來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涼開水。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 早起喝一杯水,可能是很多人都覺得是有利於身體健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