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年輕化!半數病患有視網膜病變 視力模糊要警覺

糖尿病年輕化!半數病患有視網膜病變 視力模糊要警覺

【NOW健康 葉立斌/新北報導】年約33歲的網紅「亞洲統神」張嘉航,日前在直播自曝健康檢查中的糖化血色素數值超標,「疑似」罹患糖尿病;雖未被醫師確認,仍不可大意。糖尿病造成的危害相當深遠,可能引發視網膜病變,甚至喪失視力!


一半的糖尿病患 有視網膜病變


依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近年來糖尿病更出現年輕化趨勢。糖尿病患長期處在血糖過高的情況,會傷害到全身許多部位的小血管,例如:視網膜。視網膜血管產生傷害而引起血液滲漏,造成視網膜組織傷害,所視影像變模糊、甚至導致視力喪失。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蘇郁婷指出,約有50%的糖尿病患會同時罹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病史愈久、血糖控制越不理想,造成視網膜病變的危險性愈高。


蘇郁婷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症狀多以視力模糊來表現。大部份初期「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的病患黃斑部視力並未受到影響,所以不會有什麼症狀,此時除非散瞳進行眼底檢查,否則早期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很難被發現。若病變持續惡化,進展為「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則可能引起大量出血使視力驟降,也可能因為新生血管及纖維組織的增生,引起牽引性視網膜剝離嚴重影響視力。


此外,任何階段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都有可能會出現「糖尿病黃斑部水腫」,造成視力模糊、影像扭曲等症狀。


初期可能無症狀 察覺視力模糊應及早就醫


蘇郁婷說明,輕微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只須控制血糖並定期追蹤,而黃斑部水腫、嚴重的非增殖性病變或增殖性病變,則須治療以改善症狀或防止病情惡化。針對眼睛治療可以進行周邊視網膜雷射,減少視網膜新生血管增生。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則能消除黃斑部水腫並改善視力。若增殖性病變合併玻璃體出血或牽引性視網膜剝離,則需進行玻璃體切除手術。清除玻璃體中的血塊或清除纖維組織使視網膜復位,以期改善視力。


最後,蘇郁婷提醒,初期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能毫無症狀,等到有症狀來醫院求診時,都已經有很嚴重的視網膜病變。為避免錯失早期控制的黃金時機,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半年定期接受散瞳眼底檢查,若出現視網膜病變,可以及早治療、降低視力喪失的機會。


更多NOW健康報導
▸求子4年終有果!試管療程成功與否 醫曝:必備3大關鍵
▸中度肥胖應積極減重嗎? 醫曝:合併這些問題就有必要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秋季正處於過敏好發時期,若家中有過敏體質孩童的家長應多注意,若發現孩子不斷揉眼睛,恐是過敏引起,應盡快就醫檢查,否則一旦過於用力揉眼,力道抓不準下,恐導致視網膜剝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醫學中心副主任林純如表示,臨床上,就有名國二生,因經常用力揉眼睛,導致右眼視網膜剝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3歲小女童有睫毛倒插的問題,因為長期磨擦角膜,戳傷的情況非常利害,導致小小年紀,散光就高達2、300度,嚴重影響視力。幸好經由醫師診治後,將睫毛倒插以手術的方式處理,減少睫毛磨擦角膜的頻率,散光自然而然就會慢慢下降,終於恢復良好的視力發展。 單眼皮、肥胖幼童易睫毛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來自南韓的知名部落客金老佛爺使用矽膠隆鼻後不幸摔倒,導致矽膠位移、內插,多年來為朝天鼻與鼻子發炎所苦,日前終開刀將矽膠拿出,讓他直呼真是辛苦了她的鼻子。對此,耳鼻喉科醫師陳建業說明,所謂的鼻整形在台灣已盛行多年,方法也不外乎是植入矽膠、自體肋軟骨或注射玻尿酸等,其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我每天都吃類似的食物,為什麼血糖還是起伏不定?」很多糖友都有如此疑問,醫師說,除了食物本身,烹調方式、作息、藥物等變數都會影響血糖波動,特別到了秋冬,運動量減少,餐食內容變豐富,更要留心食物攝取量。血糖高低變數多 找出血糖波動形態助控制血糖的高低起伏受很多因素影響,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