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很辛苦了還變胖 教你減重5妙招

糖尿病很辛苦了還變胖 教你減重5妙招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糖尿病病友血糖、BMI雙超標,屬於「糖胖症」一族。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若同時有肥胖問題,更容易加速血管病變風險,而糖友控制體重往往比一般人更困難。營養師程涵宇建議,糖胖族減重可遵循「少油」、「少鹽」、「少糖」、「多纖」與「多乳清蛋白」等5原則。

藥物、飲食、運動相互搭配 幫助控制血糖
根據國健署統計,國內40歲以上的糖尿病病友當中,約7成有BMI過重、肥胖等問題,蔡世澤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使用某些口服降血糖藥或胰島素後,體重可能增加,患者若原本就體重過重,血糖控制就會更困難,因此糖胖病友需要「控糖、減重」雙管齊下,透過藥物選擇,搭配飲食、運動,才能改善血糖,體重也才能獲得控制。

少量多餐、不吃 糖胖族減重兩大常犯錯誤
程涵宇營養師表示,一般人透過少量多餐、不吃減重,也許可以達到減重目標,但糖尿病病友若用藥後不吃東西,很容易造成低血糖危機。加上高達8成的患者不知道每日糖分、鹽分、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攝取限制量,這種情況下又少量多餐,很容易誤踩高糖、高鹽、高油脂飲食地雷,攝取也容易過量,血糖、體重就會更失控。

糖胖族減重 需慎選食物
程涵宇營養師建議,「少油」部分,每日脂肪攝取量應低於60公克。「少鹽」部分,每日鈉攝取量應低於2300毫克,相當於6公克的鹽。「少糖」部分,每日糖分攝取量要低於45公克。「多纖」部分,每日膳食纖維攝取量應達到25公克,約4碗菜。

乳清蛋白 容易消化、吸收
至於「多乳清蛋白」部分,以腎功能正常的糖尿病病友來說,蛋白質攝取量佔總熱量的15%-20%,約67.5克,而乳清蛋白利用率PER高達3.2,內含BCAA支鏈胺基酸,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利用。程涵宇營養師表示,若以乳清蛋白當成早餐飲品,是很不錯的蛋白質來源,不過加溫時,溫度不宜超過攝氏60度,以免成分遭到破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9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一個「超簡單」小動作就能強心護血管,每天做兩次,心臟疾病遠離你!" 刷牙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一般人認為,刷牙只是為了保護牙齒、清潔口腔,所以每天隨便一刷,保持口氣清新就沒問題了。 而英美研究人員發現,刷牙就能強心護血管,每天刷牙兩次,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大有益處! 刷牙就是...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素食者未攝取任何動物性食物,也會膽固醇過高嗎?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五病區主任、主任醫師井海雲說,市場上的素食以面條、粿條和油炸麵粉製品為主,在加工過程中,為講求口感,常加入許多糖、鹽、油脂來調味;一般常見的豆泡、豆皮、面腸、素雞、素鴨等加工食品,多半經過油炸處...

閱讀詳情 »

很多人認為,人老了,有些腰酸背痛的正常的,實則不然,腰酸背痛是病,需要治。那要怎麼治呢? 中醫理論認為: 氣血不通暢,則會疼痛。而其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老人年本身體虛,自身調節能力較弱,再加如果受了風寒,氣血則會更不通暢。如果不及時調整,氣血不通之後,隨之而來的比如心臟病、等各種器質性的病變。 (圖...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yidianzixun) 說到肝癌很多人都會想到肝區疼痛,其實不然,由於肝臟強大的代謝功能,肝癌的表現多種多樣,容易被忽視。專家提醒如果出現反反覆覆的右肩膀隱痛不適,通過適當的治療,未能好轉時,也要及時查查肝臟有無病變,以排除存在隱匿肝癌的可能,對於有肝炎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