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小心! 激烈減肥恐致昏迷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國人生活習慣改變,越來越多體重過重的外食族,也大幅提升糖尿病風險。事實上,「減重」是糖尿病非常有效的輔助治療方式,但不少患者有錯誤觀念,只吃菜、不吃飯,甚至採取更激烈的節食方式,不但無法控制血糖值,反而導致低血糖昏迷送醫,嚴重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黃建寧教授說,適當的運動搭配健康的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根本,若是糖友們已經採取健康的生活型態,血糖卻依舊居高不下,便要適時接受治療。

胰島素為體內調節糖份平衡的激素,由胰臟β細胞所分泌,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即是胰島素阻抗性過高,加上胰臟β細胞損耗所引起;若胰臟β細胞已經完全無法產生胰島素,就只能靠注射補充。因此,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如何保護自己體內殘存的β細胞,是治療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黃建寧教授比喻,如果說胰臟β細胞是一間房子,高糖及高脂就像颱風,若β細胞不夠穩固或受損,颱風來襲時,房子很容易就倒塌。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多有高糖、高脂症狀,且過多的腹部脂肪組織會造成胰島素阻抗,此時胰臟β細胞就需要分泌更多胰島素,導致β細胞更過勞而加速衰退、損壞。

目前糖尿病的口服藥物治療中,胰島素增敏劑(例如愛妥糖)被認為是可以保護胰臟β細胞功能。黃建寧教授進一步說明,胰島素增敏劑可有效提升人體內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有效降低胰島素阻抗性,減少β細胞工作量,進而保護殘存的β細胞,有效控制血糖;而另外一類藥物,腸泌素基礎治療(例如降爾糖或胰妥善)則是由小腸製造及釋放的腸道荷爾蒙,促進胰島素的合成和釋放、抑制升糖素,減少血糖在餐後迅速上升。

黃建寧教授提醒,一旦診斷出糖尿病,必須與醫師密切配合,迷信偏方或是自行停藥可能會延誤病情,導致病情更加惡化;改變生活型態是一定要做的,飲食正常化加上每週運動3次,每次達到30分鐘,加上定期測量糖化血色素值,監控血糖值,最後依照醫師建議,正確且定期服用藥物,才是最正確的治療態度。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597

相關推薦

秋天吃8種食物最易上火 在很多人眼中,口舌生瘡,四肢無力、頭暈目眩、牙齦出血等症狀都被劃到“上火”的名下。“上火”不僅跟氣候等外界因素有關,還和飲食有一定關係。 當出現以下“上火”症狀時,請好好反思自己的飲食習慣,並及時進行調整...

閱讀詳情 »

青花菜好處多多,不只可以防癌抗氧化,甚至還可以預防治療骨關節炎!近來有新研究顯示,攝取青花菜將有效減緩骨關節炎患者軟骨的耗損症狀。 在骨關節炎無法治癒的情況下,通常只能透過手術的方式來解決,不過這並不是最佳的解決方式,而自從研究結果揭曉之後,醫生都傾向於建議骨關節炎患者在動手術之前先嘗試多吃青花菜...

閱讀詳情 »

秋季容易想睡嗎? 8個提神醒腦的方法 如何還我們一個充滿激情活力的身體?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幫你緩解秋季的疲憊感。   1、多曬太陽 充足的陽光可以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然而,當秋季來臨,陽光的照射便不再像夏日那樣強烈,雨天也會增多,這樣人體的褪黑色素就會增多,從而抑制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的分泌,...

閱讀詳情 »

  美白抗老5種黑色食物  1. 黑木耳:黑木耳營養豐富,物美價廉,富含蛋白質、膠質、鐵、鈣、胡蘿蔔素,維生素B1和B2,尤以鐵含量最高,是菠菜的30倍、芹菜的6倍。豬肝的4.3倍,脂肪含量卻不高,可滋陰養血活血,是最經濟實惠的養顏美容食品,尤其是膽固醇過高或者想減重的朋友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