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急救送錯院! 醫改會籲建搶救動線地圖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生命危在旦夕的急重症病患被送往急診室,原本該得到緊急治療,但在台灣許多醫療資源缺乏的偏鄉地區,至當地急診室不一定有醫師或病床可做緊急治療,轉診路途遙遠又必須承擔病情延誤風險。醫改會呼籲,規劃以生活圈為主的緊急醫療網,並建立清楚的「急重難症搶救動線地圖」,才能減少「送錯院」憾事!

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表示,許多民眾誤以為送往有急診室的醫院,就可即時處理中風、心肌梗塞、重大外傷、周產期照護及兒童急重症等急重難症,甚至救護車也只依行政區域送往「最近」的責任醫院,但這類病患其實需送至「重度級」急救醫院,或經認證的「特殊照護中心」。

送錯醫院的結果,往往無法找到急救專科,或是沒有當班的專科醫師團隊可立即治療,病患必須轉診,導致延誤治療,造成醫療資源浪費。

台東達仁鄉衛生所主任徐超斌醫師指出,在台東南迴沿線共16個村落,距離台東市至少40分鐘以上車程,而可近性的醫療資源僅有3間衛生所加兩間基層診所共7名醫師。曾見一名30多歲男騎士,因車禍被送往最近的署立台東醫院成功分院,但因硬腦膜上血腫必須有神經外科醫師即時減壓保命,否則恐成植物人,後經過1個半小時車程轉往慈濟醫院已延誤就醫,無法救回。

醫改會副執行長陳芙媺指出,衛生署因考量5大急重症的搶救需要特殊專長,辦理急救責任醫院分級,建立以縣市為單位的緊急醫療網,但全台仍有逾半數縣市沒有完整的重度級醫院或特殊照護中心,其中又以周產期照護及兒童急重症救治破洞最多。此外,國內有7-8成急重症就醫是自行送醫,但民眾卻不知道5大急重症該送往哪裡。

劉淑瓊建議衛生署,緊急醫療網應以「生活圈」為規劃概念,而非以行政區域劃分;並建立一張清楚的「急重難症搶救動線地圖」,結合GPS定位與APP軟體,幫助民眾與119救護單位明確知道該送往哪家最近且經認證的專責醫院。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59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預防敗血症有新突破!國內研究發現,糖尿病、洗腎等敗血症高危險族群,長期使用天然萃取的Simvastatin降血脂藥物,有助預防發生敗血症,死亡風險更可下降28%。此篇論文獲選為獲得歐洲重症醫學會最佳論文摘要獎。 天然血脂藥 降敗血症死亡風險達28%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4歲的牛小弟,日前在家與堂弟嬉戲,不慎絆倒電熱水壺,造成全身12%三度燙傷;第一時間阿公、阿嬤立即脫下牛小弟衣服,並灑麵粉「降溫」,卻造成傷口更灼燒,差點造成傷口細菌感染。 剛學會走路兒童 最容易發生燙傷意外 根據陽光基金會105年社工服務統計報告顯示,12歲以下兒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感冒後開始出現呼吸困難症狀,小心可能心臟出問題。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名醫陳淮表示,門診中,有時會遇到一些年輕女性,感冒後幾星期,突然出現呼吸困難、肺積水、心臟擴大等症狀,一檢查發現是心肌炎,嚴重時,甚至需要出動葉克膜救治。 感冒後、免疫功能低下 很容易產生心肌炎 陳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肉癌並不常見,通常肉癌都是長在四肢,但是卻有人是長在腹部。就有一名七十歲婦人下腹部有悶脹感,就醫檢查被診斷為子宮肌瘤,要她定期追蹤,但是卻沒想到腹部越來越大,而且很不舒服;進一步就醫,結果竟然發現是肉癌,而且還長大到二公斤。 要尋求第二意見 收治這名婦人的大千綜合醫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