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懼打針 錯失治療新選擇

糖尿病患懼打針 錯失治療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國人糖尿病發生率及死亡率一路攀升;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102年國人十大死因結果顯示,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數由前年的第五名躍升至排名第四。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桓生表示,糖尿病排名的躍升,與國人飲食西化有關,易導致肥胖、血糖升高;不過,糖尿病患者也別恐懼,隨著醫療進展,目前已有越來越多治療方式,能穩定控制血糖,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糖尿病治療方式分為口服藥物及注射型針劑藥物,但多數患者有錯誤觀念,認為病情嚴重才需要打針,或是怕打針會洗腎而拒絕接受針劑治療,導致病情延誤。林桓生說:「打針只是治療的選擇,能取代大量口服藥,患者真的不用害怕打針,打針其實比吃藥安全。」林桓生舉例說明,懷孕的患者可以注射胰島素治療,卻不能服用口服藥物,表示針劑藥物連對胎兒都相對安全,反而要當心口服藥物彼此交互作用,它們透過肝或腎臟代謝,勢必造成負擔,甚至衍生肝或腎功能異常。

關於糖尿病「針劑治療」可分為兩種,其中「胰島素」是透過注射直接補充治療,控制血糖效果好且劑量可自由控制,但患者較易產生低血糖,體重也較難維持;另一種「GLP-1類似物」是屬於新型控糖藥物;林桓生醫師表示,當人體進食後,遠端腸道L細胞會釋放訊號告訴胰臟分泌胰島素,此荷爾蒙訊號稱為「腸泌素」,又稱作GLP-1,它刺激胰島素分泌的效果受到自身血糖精密調控,因此不易低血糖。根據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早期就開始缺乏GLP-1導致血糖不穩定,因此「腸泌素療法」成為糖尿病早期治療新選擇。

林桓生醫師補充,注射GLP-1類似物可促進胰島細胞功能與延緩凋亡,能長期穩定控制血糖。此外,它能輕微降低食慾,並能延長體內胃排空時間、減緩腸胃道吸收速度,又能輕微利尿,因此大多數患者使用後體重能獲得減輕。對於代謝方面,它能降低血壓與血脂,對心血管系統有潛在裨益;不過,少數患者初期數週內會有噁心嘔吐的副作用,之後會漸漸消失,建議可先從少量施打起。

糖尿病患者除穩定控制血糖外,血壓及血脂也必須定期監控;林醫師提醒,得到糖尿病不要過度憂慮,近年的醫學及藥物已經比之前更有效又安全。飲食與運動是基本,配合醫囑使用藥物治療,就可與疾病和平共存,減少併發症發生,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109

相關推薦

文:陳子恩    圖:黃語涵 大腦,這個我們人體的運作中樞,對於我們的生活有極為關鍵的影響。而如何透過生活習慣、飲食作息來「保養」腦的健康,更是營養學上的重要課題。從小到大,我們一定知道「吃魚變聰明」…等一些對於腦力能有所提升的健康食物,但其實我們生活中有更多機會...

閱讀詳情 »

先來看底下這則真實案例: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半年前,11歲女孩圓圓確診患了1型糖尿病。醫生叮囑父母,得了這個病,必須終生注射胰島素,才能確保生命無憂。 聽說年紀小小的女兒竟然“要打一輩子的胰島素”,父母心裡接受不了。他們乾脆放棄了注射胰島素,找了個老中醫給女...

閱讀詳情 »

一、美容先鋒 番茄用來消暑解渴可與西瓜媲美。然而,番茄中維生素C的含量卻大約相當於西瓜的10倍。而且由於有有機酸的保護,在貯存和烹調過程中,它所含的維生素C又不易遭到破壞,人體利用率很高。 番茄含糖量也很高,約為1.5%-4.5%,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易於被人體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番茄還含有豐富的...

閱讀詳情 »

時光倒流至1921年,京城一家涮羊肉店門前。一對青年夫婦領著自家的8歲小女孩來吃涮羊肉。在店裡的廚房門前,廚師正在死拉硬拽著一隻要宰殺的羊。那羊淒厲地慘叫著,跪在那裡,就是不肯進門。羊的那哀嚎聲,就像大哭一般。小女孩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這香噴噴的涮羊肉原來是從&hellip...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