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糖尿病患要注意!黃斑部病變恐找上你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糖尿病患要注意!黃斑部病變恐找上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黃斑部病變、白內障與青光眼為成年人三大失明原因,隨著診斷與治療方法的進步,黃斑部病變的治療近年來已有重大突破。如果欣賞世界經典名畫《晚鐘》時,看到畫面有一團黑影(盲點)、或影像扭曲、線條變形,或是視力模糊…..等與糖尿病黃斑部病變相符的症狀,就要提高警覺。民眾(尤其是糖尿病高危險群)若能早期發現黃斑部病變,給予雷射療法或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等,才能早期治療。

糖尿病黃斑部病變年輕化 早期發現才能減緩視力惡化
亞東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王嘉康醫師表示,近年來民眾高度用眼比例大幅上升,飲食精緻化、生活型態的改變,眼睛長期接受光線慢性刺激,視網膜血管受損,導致黃斑部病變患病年齡逐漸下降,越來越多青壯年族群罹患糖尿病,黃斑部病變不再是老年人專屬的疾病。糖尿病患者罹患黃斑部病變風險高於一般人,失明機率高出常人25倍。建議糖尿病患者需定期進行眼底檢查,可避免失明危機,讓血管恢復功能視力獲得改善。

接受抗血管生長因子注射治療 有顯著的視力改善
糖尿病黃斑部病變治療應該要「精準、治本」,除了定期進行眼底篩檢,早期發現、積極治療,避免失明風險。治療著力於阻擋黃斑部水腫、視網膜新生血管消退,透過眼內藥物注射將抗血管生長因子直接注射到眼球玻璃體內,使水腫消退及網膜新生血管萎縮,以達到治療目的;根據臨床實驗顯示,持續接受抗血管生長因子注射治療一年的患者,有超過65%的病患能有顯著的視力改善,由此可見積極接受治療的重要性。

造成黃斑部病變的因素多,建議民眾在飲食方面,應多攝取富含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的深綠色蔬菜、堅果類、以及富含DHA及EPA的深海魚類、控制血糖;在生活型態方面,減少使用3C時間,外出時別忘了配戴有帽沿的帽子、深色或棕褐色的太陽眼鏡,以避免紫外線對黃斑部的傷害。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高齡77歲的沈老先生,罹患陰囊水腫,甚至腫得比拳頭還大,一開始先至鄰近的醫院就診,初步診斷為疝氣,而後到新營醫院求診,沒有發現明顯急性發炎的反應,且尿液常規檢查亦證實尿液沒有感染。醫師便使用手電筒進行照射,發現呈現透光性,其表示充滿液體,經診斷為「後天性成人型陰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高血脂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的主因之一,不得輕忽。全台約有270萬高血脂患者,當血脂過高時,將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的嚴重後果,為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除了控制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之外,三酸甘油酯的控制也不容忽視!我國目前治療高血脂的兩類用藥選項,為可降低低密度膽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骨質流失速度隨年齡增快,就像坐雲霄飛車般。據骨鬆學會針對千位女性鈣質攝取認知行為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成女性擔心自己正面臨骨密度逐漸下降的問題,及未來恐罹患骨質疏鬆症,但卻對不以為意。 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吳至行表示,骨質從30歲起每年流失0.5~1%,40歲骨質流...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貧血是常見的症頭,但並非單一的疾病,往往由於各種原因及疾病引起。 一位40多歲的民眾,連續幾年健檢都顯示貧血,但因工作繁忙,沒有進一步檢查,直到最近因為開始感到頭暈、容易疲勞、食慾下降才到醫院複檢,結果檢查出來已是胃癌末期合併肝臟轉移。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血液科林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