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糖尿病患逐年增 3迷思不可不知!

糖尿病患逐年增 3迷思不可不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飲食習慣改變,糖尿病人口每年持續增加。醫師說,診間最常遇到的糖尿病三大迷思,包括糖尿病什麼都不能吃、得了糖尿病人生是黑白,以及打了胰島素很快要洗腎等迷思;建議糖尿病患應及早尋求專業治療,而不是聽信偏方傷身。 

打胰島素很快要洗腎?醫:錯誤印象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張鈞鎧醫師,特別提出在診間最常遇到的糖尿病三大迷思來加以說明:

●迷思1/糖尿病什麼都不能吃?
其實糖尿病什麼都可以吃,除了含糖飲料及過度精緻化的糖份食物以外,主要會造成血糖上升的食物,以含澱粉為主的全榖根莖類,很多病人認為這些食物會造成血糖上升所以不能吃,這是非常不正確觀念,其實這些食物都可以吃,而且一定要吃,關鍵在於吃的「份量」。

張鈞鎧解釋,台灣人習慣吃炒飯或湯麵來當作一餐,這樣的食物太過單調,為了達到飽足感常額外攝取過多澱粉,造成血糖大幅上升,建議除了澱粉類的食物外,每一餐皆要搭配奶蛋魚肉豆等含蛋白質的食物及青菜,可增加飽足感並使血糖穩定。

●迷思2/得了糖尿病人生是黑白?
近幾年間,糖尿病的治療可說是日新月異,而治療黃金時期是越早越好,所以罹患糖尿病的人其實與一般人無異,只是飲食上要吃得健康,配合運動及藥物控制,現今控制血糖一天常常只要吃一、兩顆藥就可以控制得很理想。而糖尿病最擔心的就是併發症產生,因此如果早期控制,避免併發症產生,糖尿病的人還是可以過與一般人無異的生活。

●迷思3/打了胰島素很快要洗腎?
張鈞鎧說,提到控制血糖目的就是要減少併發症發生,胰島素更是血糖控制不可或缺,那這樣的迷思是從何而起?糖尿病的口服藥物近年來選擇多,因此病人希望能吃口服藥而不要打針,但口服藥仍有其一定限制,特別是腎功能不好的病人很多藥物無法使用,此時胰島素則為較佳選擇。

但病人寧願血糖控制不好也不願意打針,常拖到腎功能已經很差,大部分的藥都不能用或無效時才願意打針,但腎病變到晚期時,即使血糖控制再好也很難恢復,因此才會有打針打沒多久就要洗腎的錯誤印象,如果在沒有腎病變時或早期就將血糖控制好,期實是可避免走向洗腎結果。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記得我剛確定錄取放射科學系時,很多親朋好友就開始關心我的生育能力。在他們的心目中,只要有輻射,不就等於準備絕後了?甚至有人還推薦我去某某名醫那邊先存好幾杯新鮮、無汙染的精液以備不時之需。當時我還只是個未經人事的青澀少年,要立刻做出這種決定當然有一定的困難度—所幸當時沒做出傻事,否則現在...

閱讀詳情 »

冬天一到,最惱人的莫過於不管擦乳液、保養品都無法改善的「乾癢」問題。有時候症狀一發作,真想痛快的抓一抓,卻又擔心這一抓,反而留下疤痕或是更難痊癒,到底要如何消除這種刺痛、腫脹的感覺? 自然老化:皮脂腺萎縮 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皮膚科主任葉育文解釋,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皮脂腺的功能會漸漸退化,當皮脂的...

閱讀詳情 »

「以形補形」是中醫獨有的概念,最常聽聞的就是「核桃補腦」,由於核桃形狀與腦部相當雷同,因而有多吃核桃會變聰明、預防失智症等傳聞,而番薯、芹菜、葡萄也有此說,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是否真是如此呢? 食補1:核桃補腦 臺安醫院營養師曾祺營養師表示,核桃含有維生素B、E,前者與體內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息...

閱讀詳情 »

常常蹲下後站起會感到眼前一片漆黑,或是隨便走幾步路就氣喘如牛、眼冒金星,種種現象,似乎都和「貧血」有關,不過,可別以為這是女性才會發生的專屬疾病。 3種常見的狀況 針對年長者的貧血原因,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葉士芃,提出了3種常見的因素,當以下狀況發生時,必需謹慎評估,安排進一步的檢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