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邁入洗腎「關鍵原因」曝光 醫籲:生活態度很重要

糖尿病邁入洗腎「關鍵原因」曝光 醫籲:生活態度很重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糖尿病患者未來會不會演變洗腎命運,關鍵在於生活態度!衛福部彰化醫院衛教中心個管師邱小佳提及,台灣每年新增的洗腎者有一半來自糖尿病患者,但其實若患者態度是正面且積極配合者,大部分都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況,不太會面臨洗腎命運,但若對於糖尿病置之不理,飲食未節制也不運動,恐怕很難遠離洗腎威脅。

對糖尿病不以為意 最後面臨洗腎命運

一名罹患糖尿病近10年的賴先生,糖化血色素比正常人高出不少,原本服藥控制,但後續未定期服藥,惡化到得施打胰島素,但賴先生仍不以為意,加上飲食不節制又沒有運動習慣,近來竟發現已演變重度慢性腎衰竭,恐面臨洗腎,才讓他驚覺事情嚴重性。邱小佳個管師表示,賴先生因工作忙時常忘記服藥,後續又常忘了打胰島素,加上身體未出現不適,導致更降低賴先生的警戒心。

控制飲食配合運動 有助於控制血糖

另一名同樣罹患糖尿病近10年的江先生,起初施打胰島素控制,但在江先生努力監測血糖及飲食控制,並堅持每天運動2小時,2年後不僅改以藥物控制,至今的血糖仍控制穩定。彰化醫院腎臟內科主任蔡旻叡表示,糖尿病不僅可能造成眼睛病變、神經病變等,也會導致血管病變及影響腎絲球基底膜,造成腎臟病變,進而洗腎,但臨床上最常見就是患者因身體未有不適而不按時服藥,反而導致5至10年後出現洗腎等不良後果。

糖尿病患應正視病情 降低洗腎風險

在台灣糖尿病盛行率已超過11%,已成為新國病,尤其糖尿病與洗腎的重疊度越來越大,也因此糖尿病患者面對病情的態度就成關鍵。蔡旻叡主任呼籲,糖尿病患者除了固定服藥或施打胰島素,也得定期追蹤抽血報告及回診,重要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且藉由運動降低血糖濃度,唯有控制好血糖,才能降低洗腎風險。

【延伸閱讀】

如何遠離傷心西遊記(洗腰子)? 回診「請問糖三臟」

名人接連離婚 婚姻卡關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數據,目前全球累計560萬人感染新冠肺炎,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推估,康復人數應超過40%,但仍有許多國家仍然不能脫離新冠疫情衝擊,社區封鎖解禁後,地區性小規模疫情隨即出現,抗體檢測與疫苗接種應盡快實施。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目前中南美洲正在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根據2020年3月刊登於《神經科學新聞》的研究指出,壓力、孤單和睡眠不足都會造成免疫力大幅下降,若此時正好暴露在有病毒的環境下,人們受感染的機率會提高。 該研究由萊斯大學學者所進行,研究者在工作場域中,透過多種方式來預測誰會得到感冒,以及罹患不同形式的呼吸道系統疾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梅雨季節一到,天氣溼熱,如果鞋子進水,襪子潮溼,腳底溼黏難受,很容易就罹患香港腳,有人自行購買藥膏,但塗抹後,療效有限,皮膚科醫師提醒,許多患者香港腳合併汗泡疹,如果用錯藥膏,當然就好不了。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梅雨來臨,多雨加上氣溫25至30度環境,這個季節最適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55歲3金(金鐘、金馬、台北電影獎)影帝吳朋奉於今(26)日傳出於家中驟逝的消息,告別人生舞台。經紀人證實,在24日下午他與家人約好外出,到住所才發現已臥倒在地,無呼吸心跳;友人表示,在3月時吳朋奉曾說過自己經常喘不過氣,也曾看過醫生,但法醫鑑定報告尚未出爐,無法確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