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糞便潛血篩檢異常 大腸鏡檢查揪病灶

糞便潛血篩檢異常 大腸鏡檢查揪病灶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應該是痔瘡造成出血」、「吃很多火龍果」、「做大腸鏡很痛苦」、「每天大便都很順」、「身體沒有不舒服」等等,以上種種的說詞,都是接獲篩檢異常通知的民眾回應。不少民眾會拒絕接受或合理化來否認異常結果,以致錯過確診時間,延誤治療黃金期,造成遺憾發生。

糞便潛血恐是息肉出血 發生率達5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大腸癌篩檢個案管理師邱鈺婷表示,根據統計,大腸瘜肉發生率達50%,每10人中有3至4人會將大腸瘜肉引起的出血當作痔瘡處理,每22人就有1人診斷為大腸癌。105年國人10大癌症中,大腸癌發生人數已第8度居冠。每年約新增患者1萬4千人,發生率更是全球冠軍。

大腸癌初期大多沒有明顯症狀,若糞便有潛血反應,即有息肉、癌症或其癌前病變的可能,應進一步做大腸鏡確診,以病理切片輔助診斷。0至1期的大腸癌如果能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高達8成以上,是治癒率很高的癌症。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癌症或其癌前病變,經治療後可以降低死亡率外,還可以阻斷癌前病變進展為癌症。

無痛大腸鏡 減少不適檢查更安心

邱鈺婷管理師表示,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是目前臨床證實最有效且便利的大腸癌篩檢方式,對人類血液反應有高度的專一性,不會受到食物、動物血液影響,是省時且安全的篩檢方式。

目前有無痛性大腸鏡可供選擇,大幅減低大腸鏡檢查造成的疼痛及恐懼。發現異常,應積極關心自我健康,配合執行大腸鏡確診,及時發現異常早期治療,免於大腸癌威脅,降低死亡風險。(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1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秋冬流感是流感疫情高峰。疾管署宣布,12月1日起至明年3月31日止,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適用對象,增加「高燒持續48小時類流感患者」及「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二類,並將視疫情狀況隨時調整延長適用期間。 上周流感添1死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自7月1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42歲才成功產下一女的儲小姐,求子之路艱辛,每個月都因害怕面對驗孕的結果而精神焦慮,近乎崩潰,隨著晚婚的人口愈來愈多,台灣已婚婦女第一胎的年齡也逐年上升,讓自己暴露於極高的不孕風險。拜現代生殖科技之賜,提升了不少高齡生產的成功率,但在不同的年齡層,除了試管嬰兒療程外,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截至今年11月底,國內新增愛滋病毒感染人數計2127人,累積感染人數達3萬833人,目前存活人數為2萬5810人,其中逾7成是15至34歲青壯年族群,因不安全性行為感染者,高達9成6。 巨大紅絲帶燈飾響應 每年12月1日為世界愛滋病日,疾管署昨晚外牆首度點亮巨型紅絲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僅有3歲的阿勇(化名),因父母無法親自陪伴孩子成長,只好委託親戚幫忙照護,但社會局社工訪視阿勇時,只見他骨瘦如材,詢問原由,代為照顧的親戚卻說,阿勇脾氣倔強、食慾差、腸胃也不好,「吃什麼就拉什麼」,只願意吃稀飯加鹽巴,體重更是只有7公斤。 家庭功能不佳 身心發展遲緩 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