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紅唇族注意! 出現4症狀恐是罹癌了

紅唇族注意! 出現4症狀恐是罹癌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目前國內十大死因以癌症居首,而口腔癌位居第四位,罹癌者以男性中壯年居多,進一步分析台灣的口腔癌患者,其致病原因大致上與嚼食檳榔有絶對的關係,若又有合併抽菸及喝酒的習慣,那麼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就為正常人的123倍;聖馬爾定醫院口腔顎面外科羅正興主任說,口腔癌的防治應從杜絶吃檳榔做起,並從小認知才能達到防治效果。

口腔癌初期易察覺    4大症狀莫輕忽
聖馬爾定醫院口腔顎面外科羅正興主任指出,口腔癌是所有癌症中最容易被早期發現的,但卻常因患者誤信偏方、不願接受傳統正規治療,而讓病情惡化。以下4大徵兆為口腔癌的主要症狀:

1、口腔不名原因之紅色或白色病變:此種病變無法將顏色拭去,且面積會逐漸變大、邊緣不清楚,表面由光滑逐漸成粗糙,由平整漸形成突起,此外,這些病變有時會伴隨潰瘍。

2、潰瘍:病毒性的口腔黏膜潰瘍(嘴破)最為常見,但一般在正常情形下2週內皆會癒合,假如口腔黏膜同一處之潰瘍有2週以上未癒合,並合併潰瘍周圍有硬塊,則必需至口腔外科專科醫師門診求診。切勿擅自以口內膏(膠)塗拭,延誤治療時機。

3、腫塊:以手觸摸於口腔外或頸部有不明之腫塊,且此腫塊生長速度快,觸摸時質硬,且和周圍組織固定無法活動,疼痛感視有無感染而定。

4、張口不全:癌細胞侵犯軟組織,如粘膜及肌肉,則會造成張口不全。另外,口腔癌之癌前病變,如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口腔硬化)也會導致無法張口,這類患者也極容易演變成口腔癌。
治療以手術為主    第一、二期治癒率高
目前診斷是否為口腔癌,仍需靠病理檢查,換句話說就是做切片。羅正興主任強調,口腔癌的治療基本上以手術治療為主,特別是第一期及第二期的患者,在治療上有極高的成功率。
手術基本原則就是在癌細胞有可能轉移及積聚的地方,都要一併切除,因此切除後所留下來的缺損就相對會較大。目前重建技術非常進步,雖然切除範圍非常廣泛,但是經過適當的皮瓣重建,患者顏面外觀的改變、說話及吞嚥的影響均可減到最低。
不怕開不了口    把握治療關鍵期
口腔癌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的機率是相當高的,且術後患者外觀、說話及吞嚥並不會有重大的改變。羅正興主任呼籲,一但罹病就應接受正規的治療,口腔癌早期治療有非常高的治癒率。能吃是人生最基本也是最幸福的事,希望大家都是有口有福的人,一起維護口腔健康。

【延伸閱讀】48歲男感冒2天死亡 醫:肺炎奪命殺手當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1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北市衛生局日前進行市售「精油產品品質抽驗」,共抽驗15件產品,結果發現,1件不符規定,為彭村梅「馬鞭草單方純精油」,塑化劑殘留量超標,長期使用恐致癌。北市衛生局指出,不合格產品已要求限期改善、回收或銷燬,並處以6萬元罰鍰。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長邱秀儀指出,此次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50多歲的莊先生,如同大多數的同齡男性,身體還算硬朗,唯獨血壓控制不佳,雖已服用四種降血壓藥物,收縮壓仍超過160mmHg。在經由腎動脈交感神經電燒後,追蹤情形至今都很良好,雖仍服用3種血壓藥,但血壓已下降到140mmHg以下。成大斗六分院心臟內科黃成偉醫師表示,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您吃的鴨血,可能是雞、鴨混合的禽血!台北市衛生局10月針對麻辣火鍋、臭臭鍋、涮涮鍋等餐廳進行檢驗,雖然結果都符合食品衛生規範,不過,全數產品除檢出「鴨成分」外,也檢出「雞成分」,經追蹤調查結果發現,產品加工製程時即已混合雞、鴨血液,是統稱「水血」或「禽血」。台北市衛生局...

閱讀詳情 »

久坐不動危害健康,美國康奈爾大學發現,對步入中年的女性,若每日坐着超過 11 小時,就會對健康產生嚴重危害,增加早死的風險,即使她們經常做運動,也於事無補。 過去有研究指出,每天坐著看 6 小時電視,一生可能短少5年壽命,而且女性久坐對健康的危害比男性更嚴重,若每天坐著不動 6 小時以上的女性,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