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終於說了!日本公布活百歲不癡呆的11個秘訣

   終於說了!日本公布活百歲不癡呆的11個秘訣

                                 via info.wenweipo.com

日本順天堂大學教授、著名抗老化研究專家白澤卓二在其著作《活到百歲不癡呆的101個方法》裡,將保持大腦年輕態的原因都歸為健康的生活習慣。我們來看看,哪些習慣能讓老人保持年輕呢?

早起習慣

 

1. 起床後馬上喝杯溫開水

 

人體在一夜睡眠中會丟失500毫升水分,起床後需要立刻補充。而且溫開水有助提升體溫,體溫每上升1℃,人體基礎代謝也會隨之提高10%。

 

2.一周至少喝3次蔬果汁

 

一周至少喝3次蔬菜或水果汁,能把得認知障礙症(老年癡呆症)的風險降低75%。

 

3.每天曬15分鐘太陽

 

適量多曬太陽能幫助人體製造維生素D,而研究表明維生素D有抗癌作用。

上班習慣

 

公務包裡帶上幾塊黑巧克力

 

吃上幾塊黑巧克力能為你補充能量,有助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黑巧克力富含多酚,有助抗老化。同時它的升糖指數低,有助控血糖。

家務習慣

 

愛做飯

 

有研究表明,喜歡做飯的人不易得認知障礙症,操心一天三餐對大腦就是種良性刺激。

日常生活習慣

 

盡量避開碳酸飲料、加工食品

 

可樂等碳酸飲料及快餐等加工食品含有大量的磷,會妨礙人體吸收鈣,不利骨骼健康。

運動習慣

 

1. 適當出汗

 

運動量要以出汗為宜,幫助排出體內蓄積的毒素。

 

2.設法減重5%

 

健康活到百歲者的一大共同特徵就是不胖,體重只要降低5%,得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風險就會下降。

 

3.每天步行30分鐘

 

有研究表明,死亡率最高的人是那些平時幾乎不走路的人,每天步行30分鐘,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健康長壽。

晚飯習慣

 

1. 生吃洋蔥

 

洋蔥所含的硫化物能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生吃效果更好,建議切成薄片,做成蔬菜色拉吃。

 

2.八九點後不吃東西

 

脂肪在半夜2點最易蓄積,如果此時處於空腹狀態,脂肪就不易蓄積,按照一般消化時間推算,就要在晚八九點後不吃東西。

 ---

 

(來源:國學養生網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彰化市一名31歲王先生,與太太結婚多年,卻未能得子,因家中長輩盼著抱孫,而至博元婦產科門診檢查,因先前夫妻雙方均無接受不孕症的檢查,而進行檢測,竟發現先生患有膿精症,起因可能是先生日常生活菸酒不斷所導致。博元婦產科蔡鋒博醫師表示,膿精症不代表細菌感染,可能因常抽菸、喝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多數大人常會以糖果、餅乾等當作獎品,來鼓勵或是稱讚孩子的表現;董氏基金會強調,想要獎勵孩童,像是水果、牛奶或文具等,都可以代替不健康的食品作為獎品,及早開始教育正確觀念,就能讓孩子及早改變不正確的飲食習慣。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陳醒荷指出,以糖果、餅乾等當作獎品,只會容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據統計,桃竹苗地區蠶豆症病患為台灣的高盛行率地區,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小兒科主任裴仁生表示,桃竹苗地區蠶豆症盛行率為百分之七,跟台灣其他地區比較,相對有比較高,大約高出兩倍左右,而新生兒出生時即可進行相關的篩檢來做檢驗是否有蠶豆症的基因,即可及早預防。裴仁生主任表示,桃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期末考結束、年節將至,許多學生和上班族都會趁此機會好好放鬆、happy一下!不少人都會選擇夜唱慶祝,把累積許久的壓力一併唱出!但耳鼻喉科醫師提醒,長時間唱歌、說話容易刺激聲帶或聲帶附近的軟組織,造成聲帶受損而出現暫時性聲音沙啞的現象;如果這個時候不好好「禁聲」保養,就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