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絕跡19年後菲律賓再爆小兒麻痺 台灣這敏感族群先別去

▲小兒麻痺症可透過疫苗有效預防。(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絕跡19年之後,菲律賓再爆小兒麻痺症疫情,今年9月以來已確診3例個案,連馬尼拉都有風險,由於台灣、菲律賓兩地交流不少,被疾管署視為防疫可能的威脅,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小兒麻痺症感染者多數症狀不明顯或無症狀,菲律賓迄今的3例個案,凸顯冰山之下恐有更多未發病、無症狀者存在。

菲律賓是在今年9月16日於南部民答那峨島南蘭佬省(Lanao Del Sur)確診首例3歲女童,9月20日於北部拉古納省(Laguna)確診第二例5歲男童,近期10月24日又於民答那峨島馬吉丹奧省(Maguindanao)確診第三例4歲女童。

羅一鈞表示,正因為菲律賓現在的小兒麻痺症疫情明顯,而且除了民答那峨島之外,馬尼拉都有風險,提醒父母千萬不要帶6個月以下、未接種完3劑五合一疫苗(具保護力)的幼兒前往該國,以免暴露傳染風險。

台灣早在2000年即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告為小兒麻痺根除地區,但羅一鈞強調,國際交流頻繁,像今年年初印尼、緬甸等地區都有小兒麻痺疫情傳出,但這一次菲律賓的疫情,因為兩地旅遊、工作、移工等因素,與台灣「距離」更近了,必須更加提防。

疾管署說,依據WHO建議,菲律賓住民或於當地停留4周以上者,於離開菲律賓前4周至12個月內應追加接種1劑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IPV)。而計劃前往菲律賓的民眾,可於出國前確認是否已完成小兒麻痺常規疫苗接種,未完成接種的幼兒應暫緩前往,以降低感染風險。

羅一鈞說,小兒麻痺症由小兒麻痺病毒感染引起,透過糞口途徑傳染,90%以上感染者症狀不明顯或無症狀,少數會有發燒、頭痛、倦怠、噁心、嘔吐等輕微症狀,1至2%的人會出現無菌性腦膜炎,小於1%的人會出現麻痺症狀,嚴重者甚至下肢癱瘓、呼吸困難,但可透過疫苗有效預防。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再2天就立冬!營養師揭進補不必有肉 蔬食「大補湯」補鈣還防癌

天涼吃燒烤、火鍋引爆諾羅病毒發威! 腹瀉就診、群聚雙創3年新高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 日前,來自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利用基因編輯技術, 成功的將 HIV-1 的去氧核糖核酸(DNA)從人類的免疫細胞上移除, 並永久抑制它的複製與再感染。 這項新研究在本月發表於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在之前此團隊就已經成功將H...

閱讀詳情 »

翻攝中國天氣、ntdtv 清明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此時,氣候溫暖​​、桃花初綻、楊柳泛青,正是祭祖掃墓的日子。除此之外,清明還是一個重要的養生節氣。   清明習俗·掃墓   在清明掃墓期間,有些禁忌與忌諱要避免。   1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

閱讀詳情 »

貓抓病是一種亞急性的細菌性疾病,通常會自行痊癒,致病原為巴東氏菌。好發於小孩及年輕人,無性別差異,常見於夏末及秋冬。  大部份的患者有被貓(看起來健康的貓,通常為幼貓)舔、咬或抓傷的記錄。 臨床病徵包括倦怠、食慾不振、虛弱、寒顫、全身酸痛、淋巴腺腫大及發燒等。 醫師在臨床上可以藉由症狀如紅色丘疹、肉...

閱讀詳情 »

兒童節到啦,這次Mary要用不同方式跟大家分享兒童節相關的話題,請到Mary的好朋友-星座專家威公子,來跟大家談談四大星座類型的小孩個性,誰比較好養,而誰有比較難帶呢?而爸爸媽媽們遇到幼兒第一個叛逆期,又該怎麼辦? 超神準!!星座專家威公子:這次威公子要用星座的類型來探討小孩好不好帶,在說明各星座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