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絕跡19年後菲律賓再爆小兒麻痺 台灣這敏感族群先別去

▲小兒麻痺症可透過疫苗有效預防。(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絕跡19年之後,菲律賓再爆小兒麻痺症疫情,今年9月以來已確診3例個案,連馬尼拉都有風險,由於台灣、菲律賓兩地交流不少,被疾管署視為防疫可能的威脅,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小兒麻痺症感染者多數症狀不明顯或無症狀,菲律賓迄今的3例個案,凸顯冰山之下恐有更多未發病、無症狀者存在。

菲律賓是在今年9月16日於南部民答那峨島南蘭佬省(Lanao Del Sur)確診首例3歲女童,9月20日於北部拉古納省(Laguna)確診第二例5歲男童,近期10月24日又於民答那峨島馬吉丹奧省(Maguindanao)確診第三例4歲女童。

羅一鈞表示,正因為菲律賓現在的小兒麻痺症疫情明顯,而且除了民答那峨島之外,馬尼拉都有風險,提醒父母千萬不要帶6個月以下、未接種完3劑五合一疫苗(具保護力)的幼兒前往該國,以免暴露傳染風險。

台灣早在2000年即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告為小兒麻痺根除地區,但羅一鈞強調,國際交流頻繁,像今年年初印尼、緬甸等地區都有小兒麻痺疫情傳出,但這一次菲律賓的疫情,因為兩地旅遊、工作、移工等因素,與台灣「距離」更近了,必須更加提防。

疾管署說,依據WHO建議,菲律賓住民或於當地停留4周以上者,於離開菲律賓前4周至12個月內應追加接種1劑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IPV)。而計劃前往菲律賓的民眾,可於出國前確認是否已完成小兒麻痺常規疫苗接種,未完成接種的幼兒應暫緩前往,以降低感染風險。

羅一鈞說,小兒麻痺症由小兒麻痺病毒感染引起,透過糞口途徑傳染,90%以上感染者症狀不明顯或無症狀,少數會有發燒、頭痛、倦怠、噁心、嘔吐等輕微症狀,1至2%的人會出現無菌性腦膜炎,小於1%的人會出現麻痺症狀,嚴重者甚至下肢癱瘓、呼吸困難,但可透過疫苗有效預防。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再2天就立冬!營養師揭進補不必有肉 蔬食「大補湯」補鈣還防癌

天涼吃燒烤、火鍋引爆諾羅病毒發威! 腹瀉就診、群聚雙創3年新高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文 / 陳偉周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與馬徹團隊研發出廣效疫苗,有望對抗變種新冠病毒。 預估新冠肺炎將走向流感化,談人類如何學習與病毒共存,並建議政府如何扶植生技產業,提升國際競爭力。 9月初,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獲得世界3大化學獎之一的威爾許化學獎(獎金50萬美元),表彰他在化學生物、合成化學及醣分...

閱讀詳情 »

(廖璟萓/綜合報導)台灣首批93萬劑BNT疫苗昨日(9/2)抵達台灣,最快也要到9月中旬才能接種。指揮中心一週前也更新公費預約接種平台的疫苗選項,新增輝端BNT疫苗;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國內已意願登記還未施打的人數為535萬人,其中勾選莫德納疫苗,有90.6%;各疫苗台灣各縣市的佔比數也將揭曉。 圖...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蘆薈是眾多愛美人士眼中的「排便聖品」,坊間也有不少主打蘆薈成分的膠囊、錠劑,但懷孕婦女卻得格外小心!由於可能暗藏刺激子宮收縮、流產等風險,食藥署今(8)日重新預告訂定「食品原料蘆薈之使用限制及標示規定」草案,後年起,不但只允許2品種的蘆薈葉、經完全去皮後才能加工使用,...

閱讀詳情 »

台灣人再度面臨三級警戒降臨?繼長榮航空機師染Delta變種病毒之後,新北幼兒園又傳15人確診的群聚感染事件再掀本土疫情擴散危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坦言,若新北疫情未控制住,不排除全台重回三級警戒。 板橋幼兒園群聚感染有擴大跡象,包含師生及家人累計已15例確診,且陽性率偏高,新北多所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