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經常膝蓋、關節痛?小心早發性更年期作祟,中醫教你正確護膝

現代女性在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下,常感到身心俱疲!尤其是,家庭、事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更是經常壓力大到要崩潰。中醫師表示,近來門診就發現,有不少40歲出頭的女性,因飽受膝關節、肌肉痠痛所苦,頻繁往返骨科、復健科,卻都只能暫時緩解,一陣子後又再復發。其實,上述症狀都與早發性更年期有關!

經常膝蓋 關節痛?小心早發性更年期作祟,中醫教你正確護膝

膝蓋、關節痛?原來是早發性更年期作祟,女性荷爾蒙下降引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這類有早發性停經問題的婦女,除了會有月經量突然變少,或是月經往後延,甚至2、3個月才來1次的情形外,也常會伴隨有情緒不穩、容易疲勞的症狀。但在諸多不適中,惱人的關節、肌肉痠痛問題,更是讓人難以忍受。

為什麼早發性更年期報到,會使婦女朋友出現膝蓋、關節、肌肉痠痛症狀?周宗翰中醫師解釋,這是因為女性朋友在40、50歲步入更年期階段時,受到卵巢功能下降影響,女性荷爾蒙的分泌量也會大幅降低。

而女性荷爾蒙除了主宰女性生育功能外,在婦女骨骼和關節健康中,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調節角色。因此,一旦婦女有早發性停經問題時,便容易出現手腳關節疼痛、全身肌肉痠痛、腰背痠脹等諸多筋骨不適症狀。

經常膝蓋 關節痛?小心早發性更年期作祟,中醫教你正確護膝

現代婦女常有壓力大、睡眠品質不佳、過度操勞的問題。(圖片僅為示意,非實際案例當事人)

女性壓力大、睡眠品質差 恐使早發性更年期症狀更惡化

再加上,現代婦女常有壓力大、睡眠品質不佳、過度操勞的問題。長期下來,不但會誘發體內發炎因子大量釋放,更會引起免疫失調發生,恐將使原先的關節炎症狀更加劇。如果,婆婆媽媽們平時又有運動量不夠、肌耐力不足;有長期用藥習慣、飲食不均、抽菸/喝酒、使用類固醇藥物的習慣,恐將使更年期間惱人的關節炎症狀,更加惡化。

且關節炎導致的紅腫、熱痛,活動不靈活等困擾,同時也會加重女性朋友負面情緒的產生,使其陷入生心理惡性循環的影響中,嚴重性不容小覷!所以,周宗翰中醫師強調,適度釋放身心壓力,對於有早發性更年期,或正值更年期階段,飽受關節疼痛所苦的婦女朋友來說,非常重要!

早發性更年期害關節、肌肉疼痛上身?中醫2面向調理助改善

想要改善以上症狀,不讓惱人的關節、肌肉疼痛等早發性更年期症狀找上門,民眾到底該怎麼做才對呢?周宗翰中醫師指出,以中醫理論來說,想要改善因早發性停經引起的關節不適症狀,主要可分別從下列2大面向處理:

面向1/維持內分泌與荷爾蒙的穩定:

中醫在調理上,首要著重於維持婦女朋友內分泌與賀爾蒙的穩定。接著才會進一步透過中藥配伍,來促進患者氣血循環,以緩解病友關節痠脹的困擾。此外,由於骨關節炎和骨質疏鬆也有一定的關聯性,因此日常飲食適度補鈣,多吃小魚乾、豆腐、秋葵、芝麻、紫菜等含鈣量豐富的食物,也是不錯的自我保健方式。

經常膝蓋 關節痛?小心早發性更年期作祟,中醫教你正確護膝

此外,雌激素的變化,也會引起人體內水鈉平衡的改變。當卵巢早衰,雌激素分泌量下降時,就會導致關節內軟骨水分流失,使關節面摩擦係數增加。

面向2/水分的攝取要充足:

此外,雌激素的變化,也會引起人體內水鈉平衡的改變。當卵巢早衰,雌激素分泌量下降時,就會導致關節內軟骨水分流失。一般來說,正常情況下,人體關節軟骨中的水分含量會偏高,使關節面摩擦係數降低,且關節面也會呈現光滑狀。

可是一旦關節軟骨裡面的水分丟失,就會造成關節面摩擦係數增大、脫水,進一步加速關節的磨損,引起骨關節炎,或者椎間盤退變發生。因此,針對此類病症,中醫多會從調節身體水分代謝失調問題著手,開立有助調節人體三焦水道的五苓散、小柴胡湯等方劑,來幫助促進身體水分的調節。

舒緩膝關節不適?學會3步驟,強化大腿股四頭肌力

周宗翰中醫師也提到,婦女想要緩解膝蓋、關節痠脹問題,會建議少做讓自己不舒服的動作。尤其是,檢視自己上下樓梯時,膝蓋會不會覺得無力?如果發現有使不上力、痠痛的問題,就應盡量減少做會增加關節壓力的動作,譬如,爬山、上下樓梯、蹲、跪,以及翹二郎腿等,以免加劇發炎反應產生。

此外,建議積極尋求專業中醫協助,對證調理體質,以促進組織修復,讓關節肌肉的復原速度大於發炎破壞的速度,就是輔助舒緩不適的好方法。另外,日常生活適度進行下列有助強化大腿股四頭肌力的運動,也是有助分散膝蓋承載壓力,輔助緩解關節不舒服症狀的保養秘訣之一:

步驟1:取一不會旋轉、平穩的椅子,端坐於上。

步驟2:將右腳大腿向前水平伸直、停留20秒鐘;接著放下,停留10秒,如此重複約5分鐘。

步驟3:做完後換腳,依照上述步驟重複進行1次。

Tips:每天早晚各做5次,很快就能發現自己的大腿肌肉變強壯了。

【中醫師小叮嚀】:

最後,周宗翰中醫師也提醒,如果女性朋友未滿50歲,卻發現自己有月經量突然變少,或是月經往後延,甚至2、3個月才來1次的情形,就要留意可能是早發性更年期找上門,建議積極就醫,尋求專業中醫師、醫師協助釐清原因,對症調理以防止後續不適發生,影響日常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1/748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耳朵構造很複雜,尤其是內耳,更是特別,使得內耳發生病況,造成聽力損傷時,在用藥物治療上,常會受限;為解決給藥困擾,三總耳鼻喉頭頸外科部與台科大醫工所跨領域合作,研發出以超音波結合微氣泡對比劑的給藥方法,此研究成果已刊登於著名國際期刊《藥物控制釋放期刊》(JournalofC...

閱讀詳情 »

高血壓是現代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台灣高血壓患者超過300萬人,藥物費用之高,多年來位居台灣第一。事實上,透過中醫治療,依照身體虛實來「補益」,就可提供根本治療,而非西醫的只能降血壓。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鍾玄夫指出,目前醫界的高血壓標準統一都是收縮壓大於140,舒張壓大於90,其實高血壓的標準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比經濟發展,比體育競賽,長久以來,我國與韓國一直在互相競爭。不過,根據國民健康局一份報告,在健康方面,台灣人在各種疾病死亡率上,都高於韓國,連壽命也較短,唯一可以慶幸的是,台灣人活得比較快樂。國健局3月5日舉辦國民健康總體檢高峰會,會中比較台灣與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69歲資先生6年半前某日起床後,感覺喉嚨怪怪講不出話,到其任職的榮民之家附設小護理站就診,被診斷為感冒,拿了藥就回去繼續工作,當天剛好與榮民醫院護理長及院長見面,院長發現資先生手無力,懷疑可能是中風,立即安排他就醫檢查,果然診斷出小血管的阻塞型中風,幸好趕在黃金3小時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