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患者患有乾眼症的可能性更高,尤其是老年人,這項新發表的研究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眼科學》(JAMA Ophthalmology)。 研究人員對北卡羅來納州的眼科診所將近7萬3千名患者,進行長達10年的研究,並發現在排除特定藥物使用和其他因素後,如果有偏頭痛困擾,未來罹患乾眼症的風險恐增加20...
閱讀詳情 »2019年3月15日
攝護腺肥大下水道不通 這3種藥治男人長壽病
攝護腺肥大又稱為男人長壽病,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有些男性40歲之後就會出現排尿困難、尿不乾淨等困擾。這個男人泌尿下水道的問題,隨著年紀增長而愈發明顯,若患者出現尿滯留、尿液回流等狀況,可能導致膀胱發炎、傷害腎臟功能或引發尿毒症。 攝護腺位於男性膀胱底部開口處,隨著年齡增長,攝護腺對於男性荷爾蒙的...
閱讀詳情 »寶寶何時添加營養補充品? 兒科醫師給的建議
門診時,媽媽拿出1罐營養補充品說:「阿包醫生呀!上次打疫苗時,弟弟體重的百分比有些落後,回家後阿嬤便去買了這罐要給他吃,因為賣她的藥師說吃了這罐可以開胃又長胖。」 日前在跟著醫生養寶包健康過生活的社團中,有媽媽PO文說,孩子的體重停滯了好久,而且很挑食,有什麼辦法讓他變胖一些呢?有熱心媽媽推薦了X...
閱讀詳情 »打呼不礙事? 他睡眠呼吸中止症年僅40竟中風
1名39歲男子,身型肥胖且體重破百,長期因夜間打鼾而導致睡不好,白天精神很差,甚至連開車都會累到睡著,在另一半的要求下,至醫院接受檢測,確診為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每小時呼吸中止至少達30多次,但男子認為自己打呼10幾年了並不礙事,不遵從醫囑接受治療,未料3個月內竟然發生中風。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
閱讀詳情 »防霾口罩分4級 抵禦PM2.5該如何選擇?
這幾天全台空汙嚴重,許多地區警戒值達到紫爆,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空氣汙染對於人體的傷害,遠遠超過所知的疾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提醒,外出時務必戴上防霾(PM2.5)口罩,機車族常使用的布口罩,則對PM2.5完全沒有阻擋能力。 蘇一峰指出,許多機車族使用不織布口罩,也就是布...
閱讀詳情 »乳癌非女性專利 他胸部出現腫塊竟是癌
男性也是乳癌風險對象,醫師建議當發現胸部有腫塊,或是乳頭、皮膚有異常變化時,就要別注意。 乳癌可不是女性的專利,台中1名58歲的鄭先生,10年前發現胸部有硬塊,以為是因為平常自己有健身習慣,造成胸肌變大,沒想到去年開始惡化,檢查後才發現已經是乳癌第3期。 鄭先生想都沒想過自己會得乳癌,一方面是因為性...
閱讀詳情 »預防心血管疾病 曾春典:應從控制三高做起
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台灣、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主要死因,根據統計顯示,至2020年心血管疾病將成為全球最普遍的主要死亡原因。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特別邀請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曾春典醫師,到講座現場為大家說明如何「由三高控制來預防心血管疾病」。...
閱讀詳情 »展現運動家精神 燒傷顏損跑者全數完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復健中的傷友著恐龍裝、爆炸頭造型組加油團,站上國道為所有跑者加油!陽光基金會、中華民國路跑協會連續兩年跨界合作舉辦「2019臉部平權運動臺北國道馬拉松」!聽奧羽球球后范榮玉挑戰21K賽事,雖半途抽筋,仍以2小時10分完賽,她說:「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並在這個領域努力...
閱讀詳情 »不能承受之重 留學生如何走出「亞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隨著留學熱潮持續升溫,愈來愈多學生選擇負笈海外求學,初到陌生環境,語言障礙、課業負擔、文化衝擊等,都可能誘發心理問題;若此種情況在長時間狀態下,造成心理或身體處於混亂,卻無明顯病理特徵,即可能出現「亞健康」問題。「亞健康」是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過渡階段,在身體上、心...
閱讀詳情 »北榮主動脈微創手術團隊 榮獲SNQ國家醫療品質標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是高齡及西方化社會中常見的高死亡率及高猝死率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陳沂名醫師及施俊哲醫師所帶領的主動脈微創手術治療團隊,則是針對主動脈相關疾病,獲選2019年度SNQ國家醫療品質標章。SNQ國家品質標章(Symbol of natio...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