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經常跌倒瘀青!竟是凝血障礙造成 醫曝血友病治療趨勢

經常跌倒瘀青!竟是凝血障礙造成 醫曝血友病治療趨勢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32歲陳泓瑞是實習醫師,也是1位中度血友病患者回想起小時常跌倒,每次撞到手肘、腳踝、膝蓋等部位,就容易瘀青;運動或跑步後,就覺不舒服,高中時甚至關節腔內出血,透過施打凝血因子緩解疼痛,並養成運動習慣,強化肌肉強化、保護關節,學習與疾病共存。


血友病是遺傳性凝血障礙疾病 又分為A型與B型


血友病是因人體內第8或第9凝血因子缺乏,所造成的一種遺傳性凝血障礙疾病,可分成缺乏第8凝血因子的A型血友病,及缺乏第9凝血因子的B型血友病。


另可依照其凝血因子的缺乏程度,分成輕、中及重度血友病,彰化基督教醫院及台大醫院沈銘鏡教授表示,血友病患者絕大部分是男性,受傷後或關節容易因此而流血不止,也很容易關節自發性出血。


最新健保資料統計,台灣領取重大傷病卡的血友病患者超過1500人,登錄在家治療的個案,至2020年達896人,其中676人為A型血友病患者,重度552人,中度68人,輕度8人。


「預防性治療」新趨勢 維持體內最低凝血因子濃度


沈銘鏡表示,以往治療血友病,常在患者關節出血或其他出血狀況時,才給予血漿或注射凝血因子。最新醫療治療準則已將定期注射凝血因子或新型非因子藥物,以維持體內最低凝血因子濃度的「預防性治療」,視為重度血友病的標準常規治療,而健保也納入給付。


目前已有多種長效型第8或第9凝血因子,獲得健保給付,可用於血友病「預防性治療」,因在體內的半衰期較長,可減少注射次數,維持更持久的最低體內凝血因子濃度,預防出血並保護關節,提高治療方便性,增加患者的治療意願。


透過智慧手機APP軟體 隨時掌握患者體內凝血因子濃度


此外,目前可以透過智慧手機軟體APP,得以隨時掌握患者體內凝血因子濃度的預測數據,安排適宜的體能活動,不致因為運動或激烈活動,誘發關節出血造成傷害。


彰基復健醫學部跌倒防治中心物理治療師劉鵬達表示,許多病友擔心出血、疼痛,而避免運動,但運動也是治療肌肉關節問題的關鍵,建議在專業物理治療師評估下,規律運動,才能提高關節保護力,降低出血風險。


血友病患者可以多做彈力帶運動 可明顯提高患者關節活動度


病友陳泓瑞坦言,一開始鍛鍊肌力時,確實感到不舒服,但循序漸進、少量多次,運動由低強度到高強度,目前已經養成運動習慣,在肌肉保護下,關節不再出現出血、疼痛。


劉鵬達建議,血友病患者可以多做彈力帶運動,配合不同的動作設計,鍛鍊手臂、臀部、肩部、胸背部等全身肌群。研究發現,使用彈力帶,配合伸展運動和心肺運動,為期6週、每週2天,可明顯提高患者關節活動度、肌力和心肺功能。


更多NOW健康報導
▸老年低頭族注意! 過度用3C恐加速「這病」視力模糊
▸兒童染Omicron恐抽搐合併發燒 專家建議居家常備用藥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辦鐵道之旅活動 鼓勵長輩走出戶外【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多數居家服務獨居的弱勢長輩,因身體上的不便,或家庭因素無人陪伴關懷,且鮮少有外出機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為鼓勵弱勢長輩走出戶外,切膚之愛基金會舉辦糖廠鐵道文化之旅活動,帶領14名獨居弱勢長輩一起坐著糖廠火車,體...

閱讀詳情 »

頭暈目眩別輕忽,小心可能是耳石脫位作祟!1名從事水電工作的男子,日前工作時不慎從高處摔落,之後不管是抬頭裝電燈或是低頭查水管,總會出現天旋地轉的暈眩持續數10秒,讓他非常困擾。一度懷疑是腦部損傷引起,回診神經外科檢查,卻未發現腦部病變。直到轉診至耳鼻喉科後,才終於確診其眩暈問題,其實是良性陣發性姿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2萬7000名跑者進入最終備戰狀態,「2018臺北馬拉松」將於12月9日上午6點30分在市府廣場前盛大起跑!臺北市政府今(7)日在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第三展覽館舉行賽前記者會,除有「臺灣最速男」楊俊瀚助陣,也邀請國內外菁英好手及友好城市,包括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社會大眾長期對精神疾病的不瞭解而造成污名化的現象,無形中導致精神病人的各項權益受到剝奪,進而影響其心理健康及復元動力。有鑑於此,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積極推展精神康復者的心理健康促進與人權倡議,年年設計創意精彩的活動,鼓勵精神康復者踴躍參與。今年更將深受精神康復者喜愛的「食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