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經常跌倒瘀青!竟是凝血障礙造成 醫曝血友病治療趨勢

經常跌倒瘀青!竟是凝血障礙造成 醫曝血友病治療趨勢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32歲陳泓瑞是實習醫師,也是1位中度血友病患者回想起小時常跌倒,每次撞到手肘、腳踝、膝蓋等部位,就容易瘀青;運動或跑步後,就覺不舒服,高中時甚至關節腔內出血,透過施打凝血因子緩解疼痛,並養成運動習慣,強化肌肉強化、保護關節,學習與疾病共存。


血友病是遺傳性凝血障礙疾病 又分為A型與B型


血友病是因人體內第8或第9凝血因子缺乏,所造成的一種遺傳性凝血障礙疾病,可分成缺乏第8凝血因子的A型血友病,及缺乏第9凝血因子的B型血友病。


另可依照其凝血因子的缺乏程度,分成輕、中及重度血友病,彰化基督教醫院及台大醫院沈銘鏡教授表示,血友病患者絕大部分是男性,受傷後或關節容易因此而流血不止,也很容易關節自發性出血。


最新健保資料統計,台灣領取重大傷病卡的血友病患者超過1500人,登錄在家治療的個案,至2020年達896人,其中676人為A型血友病患者,重度552人,中度68人,輕度8人。


「預防性治療」新趨勢 維持體內最低凝血因子濃度


沈銘鏡表示,以往治療血友病,常在患者關節出血或其他出血狀況時,才給予血漿或注射凝血因子。最新醫療治療準則已將定期注射凝血因子或新型非因子藥物,以維持體內最低凝血因子濃度的「預防性治療」,視為重度血友病的標準常規治療,而健保也納入給付。


目前已有多種長效型第8或第9凝血因子,獲得健保給付,可用於血友病「預防性治療」,因在體內的半衰期較長,可減少注射次數,維持更持久的最低體內凝血因子濃度,預防出血並保護關節,提高治療方便性,增加患者的治療意願。


透過智慧手機APP軟體 隨時掌握患者體內凝血因子濃度


此外,目前可以透過智慧手機軟體APP,得以隨時掌握患者體內凝血因子濃度的預測數據,安排適宜的體能活動,不致因為運動或激烈活動,誘發關節出血造成傷害。


彰基復健醫學部跌倒防治中心物理治療師劉鵬達表示,許多病友擔心出血、疼痛,而避免運動,但運動也是治療肌肉關節問題的關鍵,建議在專業物理治療師評估下,規律運動,才能提高關節保護力,降低出血風險。


血友病患者可以多做彈力帶運動 可明顯提高患者關節活動度


病友陳泓瑞坦言,一開始鍛鍊肌力時,確實感到不舒服,但循序漸進、少量多次,運動由低強度到高強度,目前已經養成運動習慣,在肌肉保護下,關節不再出現出血、疼痛。


劉鵬達建議,血友病患者可以多做彈力帶運動,配合不同的動作設計,鍛鍊手臂、臀部、肩部、胸背部等全身肌群。研究發現,使用彈力帶,配合伸展運動和心肺運動,為期6週、每週2天,可明顯提高患者關節活動度、肌力和心肺功能。


更多NOW健康報導
▸老年低頭族注意! 過度用3C恐加速「這病」視力模糊
▸兒童染Omicron恐抽搐合併發燒 專家建議居家常備用藥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流感疫情進入高峰期,上週新增79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以感染A型H1N1(71例)為多。其中一名47歲女性,從發病到過世不到5天,為本流感季最年輕死亡個案。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上週(12月29日至1月4日)門急診類流感就診達11萬3987人次,較前一周略升2.5%;急診類流感就診病例百分比為1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50歲後女性約每四人就有一人罹患骨鬆,尤其許多銀髮族因骨鬆導致髖骨骨折後,佔50%無法再恢復行走,更有約20%在六個月內死亡,不得輕忽嚴重性;物理治療師李尚澤指出,因此要有效預防骨鬆,平時就應養成運動習慣,當運動時肌肉處於收縮用力狀態,就會使骨骼中形成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疾管署7日發布流感疫情,相關症狀就醫人數持續上升突破11萬人次,同時1名47歲女性因流感死亡,由於是此次流感季最年輕案例,成為各方關注焦點。其實預防流感除施打疫苗外,被稱為最便宜的疾病預防方式「洗手」,能夠大幅降低多項傳染疾病風險,想要安全渡過流感季,洗手絕對不可缺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民眾越來越注重保養,但若是選擇了不適合自身膚況的保養品,反而可能造成嚴重反效果。二十三歲的黃小姐向來重視自己的「面子」問題,某日選擇有去角質功效的面膜敷臉,沒想到面膜拿下來後,全臉竟紅腫發癢,需要緊急就醫。原來,黃小姐是異位性皮膚炎中重度患者,其體內絲聚蛋白發生基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