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維持2級警戒至明年1月10日 參加跨年先清楚相關規定

維持2級警戒至明年1月10日 參加跨年先清楚相關規定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跨年即將到來,不論你參加的是台北跨年晚會,或是到高雄聽五月天演唱會,各位「派對動物」們一定有節目吧!因應國際間新變異株Omicron威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相關單位溝通及評估後於今(27)日宣布,今(2021)年12月28日至明(2022)年1月10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並維持相關措施及規定。


維持2級警戒至明年1月10日 參加跨年先清楚相關規定

▲指揮中心宣布現在仍維持2級警戒規定。(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表示,二級警戒應全程佩戴口罩,但符合以下情形,得免戴口罩(本次未調整)。於室內外健身運動、唱歌或合照、錄影;或是在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並且於山林等自然環境活動;或是在游泳池、三溫暖等容易弄溼口罩的場域,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口罩,且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外出時有飲食需求,或是配合相關防疫措施下暫時免戴口罩。


指揮中心強調,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維持應遵守實聯制;同時須量體溫、加強環境清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主辦單位應於活動場域提供足量手部清消用品、提高公共廁所之消毒頻率並設有醫療應變措施。除指定販賣區外,場內不得販售飲食。室內活動不得販售無座位票,須落實實聯制,規劃固定入口,且於入口處進行體溫量測及手部消毒。


同時在會場上,除主持、表演及致詞人員得於正式拍攝或進行時免戴口罩,其餘人員及參加活動者不適用飲食(補充水分除外)、拍照等得免戴口罩之例外情形。另因主辦單位經地方政府同意,得設置專屬飲食區域供民眾脫口罩飲食,該區域須落實實聯制、入口體溫量測及手部消毒,並不得邊走邊吃,亦不開放試吃。


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加強)自主健康管理者,及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異常等疑似症狀之民眾(包括表演者及活動工作人員),不得參加相關活動。違反者將從重處罰。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不只洋甘菊茶可以放鬆身心 這7種藥草也可以緩解壓力
▸眼睛乾澀、疲勞乾眼症上身 脈衝光雷射救乾眼缺油危機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市場擺攤賣菜40多歲的張爸爸是罹病10幾年的乾癬患者,自知乾癬脫屑及皮膚斑塊嚇人,儘管烈日當頭,市場環境再擁擠悶熱,他都全身包緊處理,就連幫客人挑菜、找錢等小動作,也只能小心翼翼、遮遮掩掩地服務,深怕自己的皮膚狀況會嚇跑客人。乾癬復發苦 嚴重影響病友生活品質「走過的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內政部日前公布「108年簡易生命表」,國人平均壽命為80.9歲,我國男、女性平均壽命分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7.5歲及9.2歲。看似長壽,但有多少人能夠健健康康的走完一生?!高齡醫學診所的洪政豪醫師指出,台灣人平均可活到七、八十歲,但其實大多數的人可能在五、六十歲健康就拉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霸王級寒流來襲!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週三(30日)急遽降溫、風速驟增及跨年前後的嚴寒天氣特別需要留意,在寒風吹拂下,體感溫度會較實際溫度更低,中部以北沿海地區因風速強,感受會更冷。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呼籲民眾做好保暖禦寒工作,外出建議穿著禦寒衣物,注意頭頸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根據《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的1項研究表示,感染新冠病毒(COVID-19)的男性住進重症加護病房的可能性是女性的3倍之多,而且男性死亡的風險比女性高得多。那麼男女性的感染機率呢?據數據顯示,男性和女性感染新形冠狀病毒的風險大致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