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網上勿隨便秀寶貝 孩童意願及資安不可忽

網上勿隨便秀寶貝 孩童意願及資安不可忽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許多父母喜歡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孩子的成長點滴、育兒經驗等,兒童福利聯盟提醒,在分享過程中務必要為孩子個人資訊安全把關,以防遭不肖人士非法利用,也要注意孩子的反應,尊重其意願,避免親子衝突。

八成以上爸媽愛「曬娃」 分享成風潮

兒福盟於 2018 年末收集超過 1 千 2 百份有效問卷,發覺每 10 位家長便有 8 位曾在網錄上分享育兒情況,比例甚高,其中還有 3 成爸媽在孩子一出生便將其生活張貼於網路上;另外在分享頻率部分,有 2 成每週分享至少一次,可見此舉已經成為大家習以為常的情形。

家長們利用孩子的動態分享,除了育兒心得紀錄外,也用以未來回顧孩子成長,或是因為與親友分隔兩地,需要藉此讓家人參與孩子成長並保持聯繫;甚至也具有抒發壓力、尋求支援及認同的效果。

社群 PO 文留心 易使惡意人士非法盜用

對此,兒福聯盟執行秘書黃韻璇提醒,紀錄孩童一生一次的童年固然好,但孩子的資安問題不可忽視;澳洲兒童網路安全專設組織於 2015 年曾指出,大量戀童廦網站的照片都是自父母 Facebook 或 Instagram 的發布內容竊取而來。

據本次調查發現,20.5% 家長曾放過孩子上廁所或洗澡等,露出身體的照片,甚至未掩飾孩子重要部位,此舉恐造成有心人士惡意盜用,影響孩子生活發展;另外,若過度曝光孩子資訊,如姓名、生日、就讀學校等資料,更恐使孩子淪為犯罪份子鎖定的目標。提醒父母,在張貼任何有關孩童的訊息都不可輕忽,要小心留意。

尊重孩童意願 無害快樂分享

黃韻璇執行秘書呼籲,家長可以利用網路平台的「隱私設定功能」來確保孩童資訊的接收者皆是可信任親友,減少危害;此外,若是以「群組」方式作為分享,務必確知成員名單,避免不法份子潛藏其中。

同時,黃執秘也提醒,父母在分享與孩子相關訊息時,可先事先徵求孩童同意,否則若孩子發覺涉及隱私的事宜「被分享」,恐成為衝突點,埋下爭吵因子。有專家建議,4 歲起便可跟孩子作理性討論和溝通,而至 10 歲以上,家長更應盡快跟孩子討論過往曾分享的訊息,共同決定如何因應,方能減少親子衝突,一同使「分享」成為成長的愉快歷程。

【延伸閱讀】不能承受之重 留學生如何走出「亞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5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黃大千/新北報導】1名20多歲男大學生從小就有包皮過長困擾,每次試圖將包皮往後推開時都會感到撕裂感的疼痛,所以多年來都沒有將龜頭翻開清洗。久而久之,包皮下方竟然形成一顆顆的硬塊,圍繞在生殖器周圍。該名大學生發現硬塊後擔心是腫瘤生成,急忙前往泌尿科求助。醫師仔細檢查後發現,原來所謂的「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年僅20多歲的年輕小姐也會得牙周病?根據國健署的資料顯示,台灣成年人牙周病盛行率達9成,且患病年齡層分布廣泛,絕非老年人的專利。開業牙醫師徐慶雲表示,在他多年的執業經驗裡,曾收治1名20多歲的妙齡女子,患有嚴重的牙周病,不僅牙齦紅腫,甚至已到牙齒搖晃的階段,令他印象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經痛、經血過多是許多女性共同困擾,婦科醫師提醒,如果長期經血過多,將導致貧血,血紅素偏低,嚴重倦怠、全身無力,務必找出病因,例如,內膜長瘜肉、子宮肌腺症、肌瘤,予以治療,才能免於貧血危機,降低不孕機率。 因工作需要,32歲百貨公司櫃姐敏敏需長時間站立、服務客人,但她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單純睡不著就叫做「失眠」?失眠其實分很多種,例如入睡困難、淺眠、或是半夜醒來無法入睡等,其實每一種失眠都有各自涵義,若不想使用藥物,有哪些方法能夠幫助入睡呢?台大醫院兒科醫師吳其穎在網路頻道《蒼藍鴿的醫學天地》指出,有一個名詞稱為「睡眠衛生」,意指使用一系列的方法,幫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