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網路世代3C產品親子互動心法 分享溝通找出生活平衡共同健康成長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擔心孩子沈迷網路耽誤課業、睡眠不足、近視加深,還有新聞上常看到網路霸凌和網友約見面做壞事,家長怎麼能讓他隨便上網呢?」這是身在網路時代的家長心聲,如何規範孩子使用3C產品,儼然已是父母必修親子教育之課題!東元綜合醫院精神科主任楊錚宜表示,門診看到的個案,其實大多未達網路成癮的程度,而是使用手機上網的狀況和父母期待不同,家長把手機看成了豺狼虎豹,想斷絕孩子接觸網路,因此責罵限制,衍生出親子衝突。

網路世代3C產品親子互動心法 分享溝通找出生活平衡共同健康成長
▲東元綜合醫院精神科楊錚宜醫師建議,當孩子向父母要求使用3C產品時,就是討論「正確使用網路」的好機會!(圖/東元綜合醫院提供)

11歲的小可(化名)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動症,已在精神科門診規律追蹤兩年。日前媽媽在門診氣沖沖跟醫生抱怨「這孩子很不知輕重!」原來是某天清晨五點,媽媽手機電話響起,竟然是小可的同學打來說「小可昨晚叫我五點打電話叫醒他,一起上網打電動。」媽媽聽了大驚,怒氣沖沖把兒子叫起來訓話,這才發現他會利用半夜或早上偷偷摸摸上網。媽媽抱怨時,小可低頭不語,醫師示意媽媽暫緩責備,輕聲問孩子,小可委屈的說「同學都有在玩啊,我不玩的話,下課就沒有話題跟他們聊天了」、「而且爸媽自己還不是常常滑手機,為什麼他們就可以」。

網路世代3C產品親子互動心法 分享溝通找出生活平衡共同健康成長
▲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告短版手機遊戲成癮量表。(圖/東元綜合醫院提供)

「門診經常看到類似狀況,父母與青春期的孩子因為上網各執一詞;父母擔心孩子網路成癮,對3C產品使用加以限制,孩子卻想盡辦法鑽漏洞,家長緊迫盯人,親子關係越發緊張。」楊錚宜醫師說,九年級生是「數位原生代」,從小被各種電子產品圍繞,對青春期的孩子們而言,手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上網可以搜尋資料、聽歌、看youtuber抒解壓力,和同學聯絡更是方便。因此,建議父母不妨轉念思考自己使用手機的習慣,譬如:追劇看新聞、查美食名店、和朋友聊天等,其實也常花費過多時間,若嚴格禁止孩子使用3C,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楊錚宜醫師說,根據研究指出,亞洲兒童青少年族群網路成癮的盛行率是2%~18%;國際疾病分類(ICD-11)所描述「遊戲障礙症(Gaming disorder)」是指個案出現一種遊戲行為模式(電視或網路遊戲),無法控制自己玩遊戲的時間,生活當中以電玩為優先,忽略其他的興趣和日常活動,即使造成負面影響,卻仍持續增加電玩的時間,通常症狀會持續一年而造成生活上重大脫序,如:拒學、宅在家中。

「預防勝於治療!」楊錚宜醫師建議,當孩子向父母要求使用3C產品時,就是討論「正確使用網路」的好機會!家裡的電腦最好擺在公共場域,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上網,引導孩子分辨網站、注意網路發言禮儀、辨識網路霸凌、網路世界可能隱藏的風險(如陌生網友邀約出遊)等等。與孩子上網時,要避免權威式批評,理解孩子上網玩遊戲是一種紓壓和人際互動,再進一步跟孩子討論如何在適當時間適度上網,過度玩遊戲又會有哪些負面影響,如此好好溝通,方能訂定適當的上網模式。爸媽也應以身作則,留意自己使用3C產品的習慣。

楊錚宜醫師說,身為e世代的父母透過網路有了更多的生活體驗,孩子更是從小就浸潤在各式3C產品中,父母和孩子之間維持良好互動,不批評不過度限制,了解孩子使用手機電腦的情況,彼此分享討論,孩子會漸漸養成良好的上網自制力。楊錚宜醫師說,若親子間因為網路使用問題關係緊張,可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安排心理評估,緩和彼此情緒,當親子間恢復對話,家中氣氛改善,就能找出最好的生活平衡,父母孩子共同成長。

 

相關推薦

記者金仲達/台北報導 天成醫療體系連續五年參與台灣最具規模的醫療科技展(展區J818)。今年醫療科技展呈現以醫療、長照與科技結合的豐碩成果,展區結構造型更以Meta「元宇宙」為設計,意即未來智慧醫療科技將結合大健康無限延伸的概念、充分展現未來爆發性的智慧醫療科技即將來臨。天成醫療體系實踐智慧醫療科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韶徽、劉宇軒、羅偉哲、李盛雯/台北報導 用眼過度成為現代人的通病,上班打電腦、下班滑手機、追劇看平板、假日玩遊戲,經年累月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再加上螢幕藍光的傷害,各種過去上了年紀才會有的眼睛問題,像是飛蚊症、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也有提早來報到的趨勢,然而現在科技日新月異,透過...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繼昨一口氣新增17例之後,境外移入個案依舊居高不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11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而本土個案更是連續第29天加零。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11例境外移入個案,為4...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昨閃電開打第三劑,究竟追加第三劑怎麼打最有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3)日引用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新發表的英國大型二期臨床試驗指出,國內開放第三劑接種「半劑量」的莫德納,在試驗結果中免疫生成效果不錯,且有助減少副作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