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網路世代3C產品親子互動心法 分享溝通找出生活平衡共同健康成長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擔心孩子沈迷網路耽誤課業、睡眠不足、近視加深,還有新聞上常看到網路霸凌和網友約見面做壞事,家長怎麼能讓他隨便上網呢?」這是身在網路時代的家長心聲,如何規範孩子使用3C產品,儼然已是父母必修親子教育之課題!東元綜合醫院精神科主任楊錚宜表示,門診看到的個案,其實大多未達網路成癮的程度,而是使用手機上網的狀況和父母期待不同,家長把手機看成了豺狼虎豹,想斷絕孩子接觸網路,因此責罵限制,衍生出親子衝突。

網路世代3C產品親子互動心法 分享溝通找出生活平衡共同健康成長
▲東元綜合醫院精神科楊錚宜醫師建議,當孩子向父母要求使用3C產品時,就是討論「正確使用網路」的好機會!(圖/東元綜合醫院提供)

11歲的小可(化名)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動症,已在精神科門診規律追蹤兩年。日前媽媽在門診氣沖沖跟醫生抱怨「這孩子很不知輕重!」原來是某天清晨五點,媽媽手機電話響起,竟然是小可的同學打來說「小可昨晚叫我五點打電話叫醒他,一起上網打電動。」媽媽聽了大驚,怒氣沖沖把兒子叫起來訓話,這才發現他會利用半夜或早上偷偷摸摸上網。媽媽抱怨時,小可低頭不語,醫師示意媽媽暫緩責備,輕聲問孩子,小可委屈的說「同學都有在玩啊,我不玩的話,下課就沒有話題跟他們聊天了」、「而且爸媽自己還不是常常滑手機,為什麼他們就可以」。

網路世代3C產品親子互動心法 分享溝通找出生活平衡共同健康成長
▲國家衛生研究院公告短版手機遊戲成癮量表。(圖/東元綜合醫院提供)

「門診經常看到類似狀況,父母與青春期的孩子因為上網各執一詞;父母擔心孩子網路成癮,對3C產品使用加以限制,孩子卻想盡辦法鑽漏洞,家長緊迫盯人,親子關係越發緊張。」楊錚宜醫師說,九年級生是「數位原生代」,從小被各種電子產品圍繞,對青春期的孩子們而言,手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上網可以搜尋資料、聽歌、看youtuber抒解壓力,和同學聯絡更是方便。因此,建議父母不妨轉念思考自己使用手機的習慣,譬如:追劇看新聞、查美食名店、和朋友聊天等,其實也常花費過多時間,若嚴格禁止孩子使用3C,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楊錚宜醫師說,根據研究指出,亞洲兒童青少年族群網路成癮的盛行率是2%~18%;國際疾病分類(ICD-11)所描述「遊戲障礙症(Gaming disorder)」是指個案出現一種遊戲行為模式(電視或網路遊戲),無法控制自己玩遊戲的時間,生活當中以電玩為優先,忽略其他的興趣和日常活動,即使造成負面影響,卻仍持續增加電玩的時間,通常症狀會持續一年而造成生活上重大脫序,如:拒學、宅在家中。

「預防勝於治療!」楊錚宜醫師建議,當孩子向父母要求使用3C產品時,就是討論「正確使用網路」的好機會!家裡的電腦最好擺在公共場域,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上網,引導孩子分辨網站、注意網路發言禮儀、辨識網路霸凌、網路世界可能隱藏的風險(如陌生網友邀約出遊)等等。與孩子上網時,要避免權威式批評,理解孩子上網玩遊戲是一種紓壓和人際互動,再進一步跟孩子討論如何在適當時間適度上網,過度玩遊戲又會有哪些負面影響,如此好好溝通,方能訂定適當的上網模式。爸媽也應以身作則,留意自己使用3C產品的習慣。

楊錚宜醫師說,身為e世代的父母透過網路有了更多的生活體驗,孩子更是從小就浸潤在各式3C產品中,父母和孩子之間維持良好互動,不批評不過度限制,了解孩子使用手機電腦的情況,彼此分享討論,孩子會漸漸養成良好的上網自制力。楊錚宜醫師說,若親子間因為網路使用問題關係緊張,可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安排心理評估,緩和彼此情緒,當親子間恢復對話,家中氣氛改善,就能找出最好的生活平衡,父母孩子共同成長。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欣穎/台北報導 你知道嗎?憂鬱症雖然是現代社會非常見的精神疾病,但其實想要治療憂鬱症,卻必須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這件事情尤其在國內發展較為落後的非洲國家辛巴威可以顯見,辛巴威一名精神科醫師齊班達就曾因為一起悲慘事件,讓他發現資源不足的精神病患者很難接受治療,於是他開始培訓一群令人意想...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欣穎/台北報導 過去做傳統手術時,遇到要縫合切割傷口,多由醫護人員手動縫合,但如果有一像機器,可以讓傷口像拉鍊依樣輕鬆拉起縫合呢?免去醫療人員需要一針針縫合傷口的人工,這款由以色列空軍醫生開發出的「Zipline無創縫合裝置」可以迅速將傷口拉起,醫療人員只要將裝置放在傷口上黏牢,就可...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年夏天是台灣的登革熱流行期,某些族群可得特別小心不要遭蚊吻了,因為 死亡風險可能比人高!奇美醫學中心醫療團隊最新研究就發現,包括「高齡」、「低血壓」、「咳血」、「糖尿病」與「長期臥床」這5項是死亡危險因子,如果登革熱病人有1項危險...

閱讀詳情 »

懷胎十月,胎兒會在媽媽肚子中逐漸長大、成熟,但是,若胎兒尚未成熟卻因故出現早產徵兆時,就會建議媽媽安胎。王立文婦產科診所施俊宇醫師表示,產前安胎最重要是遵照醫囑、多休息、避免勞動,此外,放鬆心情、注意飲食也很重要,只要寶寶能在媽媽肚子裡多住一天,就有助於減少寶寶出生後的健康問題。  懷孕期間,寶寶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