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縫隙中也能燦爛綻放 別低估你的生命力

縫隙中也能燦爛綻放 別低估你的生命力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朋友送來一盒摩天嶺的柿子,又大又甜。我讚嘆台灣的農人真了不起,能種出這樣的水果來。朋友聽了笑著說:「那你趕快吃吧!它可是柿子樹用命換來的。」我聽了大驚,此話怎講?她說,「柿子會落果,因此果農用電鋸在果樹幹環狀剝皮鋸一圈,讓樹感到生存危機,才會結出這麼好的柿子來。」置死地而後生?想不到果樹也懂這個道理,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傳承下一代為生物本能 生命力值得敬佩

所有的生物都有維持自己基因生生不息的潛在欲望:雄性動物會盡量交配,把牠的基因傳下去;雌性動物會盡力保護牠的孩子,即使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因為孩子身上有她的基因(雄性沒有把握下一代有他的基因)。植物也是一樣,沙漠中的仙人掌在下雨後,會馬上開花,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這些不能言語的生物能執行藏在他們 DNA 中生存的目的,盡力完成自己的使命,這種生命力真令人敬佩。

積蓄被詐騙光陷憂鬱 大自然生命力讓他振奮

有個朋友因為被詐騙集團騙光所有的積蓄,落入憂鬱的深淵,晚上沒有安眠藥不能入睡。有一天,他發現冰箱空空如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出門去買菜。當他低著頭走在路上時,突然看到瀝青的縫中長了一株小花,迎風搖曳。他當場痛哭流涕,回家把所有的安眠藥丟掉,換上跑步鞋,從永和一路跑到西門町,回家後一夜好眠,從此振奮起來。他後來只要看到磚縫中有小花小草,就把它挖回家去種。他說,對這麼有生命力的東西,人應該提供它一個可以生長的空間,才對得起大自然。

最近連續聽到幾個大學生跳樓自殺,說不定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能多提供一些體驗生命或實際感受到上天有好生之德的機會,或許他們就不會貿然放棄自己的生命了。

其實「求生存」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以前做老鼠實驗時,我們都知道「窮寇莫追」:老鼠被逼到角落,無處可逃時,會站起來反抗,很兇的張牙舞爪撲向你,即使明知打不過,也要拚命一搏。那個時候,即使貓,也會退一步。

逆境是所有人都不愛的,就像痛感是沒有人要的,但是痛是個警訊,讓我們立刻停止這個傷害的動作。其實逆境也是一樣,它讓我們看到順境時的幸福,學會反思和感恩。

 縫隙中也能燦爛綻放 別低估你的生命力

本文摘選自《進步一點點,人生就會不一樣》

2022年2月25日 天下文化出版

作者/洪蘭

【延伸閱讀】

冬天陰雨綿綿易憂鬱 試試「解憂」中藥茶

疫情下憂鬱症狀暴增3倍!研究「養狗」有助降低憂鬱與負面心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0)日公布新增7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個案及66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在66例境外移入中,24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其他為居家檢疫採檢陽性。 2案與宗教團體相關 全屬隔離中不影響社區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懷孕36週的劉姓孕婦上週與丈夫出門上班,途中突遭機車追撞,造成手部骨裂及擦傷,緊急送醫後,腹中胎兒心跳雖然一度穩定,但機警的婦產科醫師卻觀察到寶寶的胎心率「波紋」似乎有微幅減速現象,研判是「後發型胎心率減速」,建議應緊急剖腹生產,所幸過程順利母子均安,順利解除危機。後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資深藝人巴戈於16日晚間驚傳因胰臟癌病逝,享壽67歲。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好發於60歲以上的族群,在早期幾乎無症狀,所以難以察覺。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指出胰臟癌的發生率相較於其他國人十大主要死亡癌症的發生率其實不高,但就是因不易察覺,等到有明顯症狀往往已發展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家扶基金會調查,有67%的扶助家庭為單親或隔代家庭,63%月收入不到2萬5千元,收入微薄欲穩定生活已歷經萬苦千辛,在穩定子女學習上想精進或培植才藝天賦,在家庭必要支出上常難以排入優先序。然家扶調查發現,超過8成孩子透過課業和才藝學習探索興趣,6成孩子因此能找到人生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