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總鋪師好廚藝因頭頸癌無法親嚐 有這些症狀應速就醫

總鋪師好廚藝因頭頸癌無法親嚐 有這些症狀應速就醫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嚐過那根雞腿,將再度光彩我的人生。」總鋪師李世禎擁有一手好廚藝,料理過無數辦桌佳餚,罹患晚期口腔癌後,術後左臉頰凹陷,一開始只能吃流質食物,復健幾年後,他將雞腿撕成一條條肉絲,塞進嘴裡,宛如注入人生新動力,摘下口罩走進人群,因為人生無須活得那麼卑微。


7月27日世界抗頭頸癌日,中華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公布《有光的所在,就有希望》頭頸癌防治影片,李世禎就是影片中的病友,他勸誡民眾遠離檳榔,病友們應該走出家門,多多參與戶外活動,不要再自哀自憐。


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頭頸癌名列我國男性常見癌症第4名,研究顯示,台灣是全世界口腔癌發生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0倍,主因為菸酒及檳榔,其中又以嚼食檳榔的風險最高。


台北榮民總醫院口腔醫學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理事長楊政杰表示,酒精、檳榔及香菸為頭頸癌的3大致癌原因,許多患者早已發現口腔異狀,傷口潰爛、硬塊,但還是不肯積極面對,等到痛到受不了,就醫時已經到了第3、4期。謝榮光為短片中的另1個主角,他就是典型頭頸癌個案,長年在工地工作,不愛看醫生,等到整張嘴潰爛流血、疼痛難耐才肯就醫,確診舌癌3期,且癌細胞已經擴散,醫生說,只能再活2年。


楊政杰說,頭頸癌症狀明顯,容易察覺,頭頸部如有不明腫塊、口腔中出現紅或白色斑塊、口腔傷口不易癒合、吞嚥疼痛或困難、不明口臭、喉嚨痛、聲音嘶啞等狀況,務必積極就醫


目前治療以手術、放射線治療、化療為主,經醫師評估後,討論出適合方式,積極治療,就能有效控制頭頸癌,延長存活期。不過,對於患者來說,術後顏面損傷,語言能力變差,這才是更大的挑戰。


術後,謝榮光外觀改變,且說話不清楚,於是躲避人群,不願外出,所幸在頭頸愛協會帶領下,他跟著其他病友環島圓夢,看到許多美景,並分享罹病經驗,以前不笑的他,開始有了笑容,當起志工幫助其他病友。原本醫師預估,謝榮光只能存活2年,但現在他已活了8年,去年小女兒剛出生,預計明年全家將進行第3次環島。


《有光的所在,就有希望》影片上線勇敢對抗頭頸癌,一起走到更好的未來為了響應世界抗頭頸癌日,中華國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希望透過此影片,讓更多民眾瞭解頭頸癌,藉由樂觀風趣的癌友真實故事,翻轉民眾對癌友的印象,激勵更多癌友們,積極治療、樂觀面對,勇敢走入人群,活出不同的人生。


更多NOW健康報導
▸骨盆腔微循環受阻尿失禁恐上身 這樣做告別溼答答
▸包莖阻礙親密關係 包皮槍環切重啟「性」福之門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女性尿失禁分4種 停經後婦女多合併2種常「溼」控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乳癌名列台灣女性癌症的第一名,且好發年齡比歐美地區的好發年齡低,平均介於40-69歲之間,正是女性家庭角色吃重的黃金年齡,若在此時罹患乳癌,不但會讓婦女的心理壓力倍增,也可能對整個家庭造成重創。根據宜蘭縣政府民政處統計,宜蘭縣新住民人數約有9千人,約佔宜蘭縣總人口數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4月4日兒童節是小朋友的節日,在這個歡慶的日子,如何與孩子建立良性的親子互動,也是現代家長正面對的課題。最新調查發現,孩子教養為父母最大壓力來源,其次工作、經濟,專家建議,多與孩子一起運動,並養成運動習慣,有助於紓壓,讓孩子遠離3C產品。 該項家長壓力調查由董氏基金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晚間7點45分發布新聞稿表示,近期 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數仍處高點,且經評估以舊案居多,經諮詢專家,修訂無症狀或輕症確診個案解除隔離治療條件,並自即日起實施。 指揮中心指出,依原有解除隔離治療條件,無症狀或輕症個案最早可於發病日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晚間7點45分發布新聞稿表示,近期 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數仍處高點,且經評估以舊案居多,經諮詢專家,修訂無症狀或輕症確診個案解除隔離治療條件,並自即日起實施。 指揮中心指出,依原有解除隔離治療條件,無症狀或輕症個案最早可於發病日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