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無知的愛就是害!白血病、骨腫瘤都是這麼得來的,自己吃就算了,別害了別人還塞給他!

無知的愛就是害!白血病 骨腫瘤都是這麼得來的,自己吃就算了,別害了別人還塞給他!

引導語:白血病是怎麼來的?無知的愛就是害家長們請不要再讓你的孩子喝太多飲料了!看完下文您就明白為什麼了。

 

得了白血病,最常見的治療是換骨髓。你知道換了以後人還能生存多長時間嗎?白血病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我們在這裡結合大腸的功能給大家分析一下。

大腸在人體的第一個功能就是吸水,供養全身的水分,吸水的同時大腸還會蠕動,這是大腸的第二個功能。大腸一邊吸水後,一邊通過蠕動將殘渣運到肛門是24小時左右。這裡就會出現常見的一個問題:大便乾燥。

 

大腸在人體中是很重要的,大腸所吸的水要給腎臟造血用。血液中有95%是水,這些水就是靠大腸吸收供給腎臟的。這意味著有一種特殊的病例是由大腸這種吸水功能失常所造成的,那就是白血病,很多小孩子最容易得這種病,主要原因是小孩子最喜歡喝飲料。

很多小孩子的白血病,尤其是七、八歲小孩得白血病的就是因為大腸功能失調造成,其實這是現代社會的文明病。很多家長不懂得這些知識,以為飲料有營養,光讓小孩喝飲料,不喝水

 

勸大家盡量讓孩子少喝飲料,因為99%的飲料中都含有一種化學成分:甜味素,這是最可怕的。大家想想,白血病是怎麼來的?大腸吸水後給腎臟造血,正常的血液中95%是水,人體中水分又佔60-70%,這水是從哪裡來的?全都是喝進來的。

 

現在的家長好像有一點錢,就有一種暴富心理:我們家孩子從來不喝水,都是喝飲料。如果孩子長期不喝水,只喝飲料,我們可以想像一下,腎臟造血需要水,如果不喝水只喝飲料,那麼飲料中的甜味素就會隨著大腸吸收到腎臟,由腎臟送到骨髓造血。微量的甜味素在人體機能正常的情況下,可以隨尿液排泄出體外,但大量的甜味素進入人體後是很難降解的,它會隨著水分通過腎進入骨髓,就像塑料袋一樣堆積在裡面。大家知道,塑料袋如果埋進土裡,過上一百年它還是不能分解的。

 

大家想想骨髓是怎樣的,可以到超市購買一塊骨頭,打碎就會發現裡面是網狀的。如果甜味素總是掛在上面,就會將骨髓的網堵塞了,骨髓造血的功能就會受影響,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是障礙性貧血,也就是白血病。

 

一次在講課的時候,有個大爺問了一個問題,說七、八歲的小男孩各個關節部位都長腫瘤,問我是怎麼得的?

我就跟大爺說:“你是讓我說實話呢,還是說假話?”

“你說實話吧。”

我問他:“孩子是不是光喝飲料不喝水?”

 

這個大爺一屁股坐下不說話了——爺爺帶著孫子別提多寵愛了,小孩要什麼就給什麼。無知的愛就是害啊!

 

我們的骨髓造血後產生的垃圾是要排泄出來的,老是給孩子喝飲料,大量飲料中的防腐劑等化學物質是人體排泄不掉的,這些垃圾會堆積在骨頭的角落中。因為這個時候人體的腎已經因為長期過濾這些化學物質,變得很虛弱了,影響到骨頭,骨密度就低了,這些垃圾長期排不出去,就會慢慢從骨頭往外滲出,最後就堆積到各個關節部位,這就是所謂的長骨瘤,就是這樣簡單。

 

以前中國人太窮了,吃了很多苦,現在經濟發展很快,大家有了點錢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但是沒知識,不懂得什麼才是真正的好東西,最後把自己的孩子給毀掉了。

 

有時候在馬路上和各種媒體中,看到很多家庭沒有錢給孩子治病,呼籲大家捐款,大家是不是覺得非常可其可恨之處!大家沒看到孩子的病是怎麼得的,七、八歲的孩子為什麼會得這個病呢?怎麼會光喝飲料不喝水呢?不就是家長把孩子寵出來的嗎?可憐的孩子往往是因為有這樣可恨愚昧的家長,才造成以後巨大的痛苦。

 

還有人說白血病是遺傳的,但是你想想,得了這病的人連血都不夠了怎麼還能生孩子?這都是不懂健康知識,隨便給自己找的藉口。

 

via: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DE4NDczNg==&mid=202223915&idx=1&sn=c21f34fb38136fc2b81ab977f7636ccc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陳志成研究員團隊發現,受損的痛覺神經能否再生、復原,需要一種關鍵分子─神經細胞骨架蛋白質Advillin,若將其作為生物標記物,可有利準確診斷並治療坐骨神經痛、糖尿病疼痛等由神經損傷引起的「神經病變痛」。痛覺神經再生 有助神經病變復原人體感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現在一歲三個多月的小宇,是一個辛苦養大,合併有慢性肺病的早產兒寶寶。出生時才31週,體重只有1200公克,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住院將近3個月才出院,最近又因為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住院,因為呼吸急促被轉到加護病房接受呼吸器正壓呼吸治療。她之前曾經打過六次單株抗體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遠自古希臘時代,醫學始祖希波克拉提斯就曾說過:「所有疾病始於腸道」,所謂病從口入,就是強調有健康的胃腸,才有健康的身體。而胃臟對於健康的重要性,在幽門螺旋桿菌發現後,更顯得重要;根除幽門螺蜁桿菌,不僅可以有效減少胃癌,更可以減少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及復發。近年來,隨著基因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剛踏入職場23歲的陳先生,為了拚事業經常熬夜,三餐不繼,又沒時間運動,唯一小憩的時間就是每日抽兩包菸的時刻,某日凌晨仍在熬夜工作的他,出現急性心肌梗塞,送急診打通血管後順利化解生命危機。7大危險因子 符合3項即為高危險族群收治該名案例的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