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呼吸道融合病毒 早產兒頭號威脅

呼吸道融合病毒 早產兒頭號威脅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

現在一歲三個多月的小宇,是一個辛苦養大,合併有慢性肺病的早產兒寶寶。出生時才31週,體重只有1200公克,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住院將近3個月才出院,最近又因為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住院,因為呼吸急促被轉到加護病房接受呼吸器正壓呼吸治療。她之前曾經打過六次單株抗體治療,但一歲後沒有持續注射施打,因此已經沒有保護力,所以感染到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是兩歲以下嬰幼兒下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病原,尤其對早產兒來說,更是頭號威脅。早產兒出生時,肺部細支氣管跟肺泡尚未成熟,肺餘容量較低,也就是肺功能不佳,易併有慢性肺病。早產兒寶寶妊娠週數愈小,合併有慢性肺病的比例愈高。

早產兒合併慢性肺病 感染RSV使用呼吸器比率高於五成

國外的研究指出,早產兒平均有二至三成患有慢性肺病,且他們一歲半內住進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的比率,以及住院天數,都比沒有合併慢性肺病的早產兒來得高。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醫師也提到,合併有慢性肺病的早產兒寶寶,一旦感染RSV,發生呼吸衰竭、住進加護病房及需使用呼吸器的比率更高於五成。

RSV感染初期症狀類似一般感冒,兩三天後就會急速加劇,出現發燒、食慾不佳、呼吸窘迫、胸凹的情形,甚至可能致命。即使痊癒,呼吸道感染會造成肺部細支氣管與肺泡管壁增厚,使得氣管擴張不佳,持續發炎導致氣管變形,就有如河流改變方向般,影響恐持續到寶寶長大成年,留下反覆喘鳴與氣喘的病根。寶寶年紀越小的時候感染RSV、重複感染次數越多,對未來影響越大。

施打RSV單株抗體預防 健保給付合併有慢性肺病早產兒接種六次

目前沒有治療RSV的藥物,只能使用氧氣罩或正壓呼吸的支持療法,嚴重者如合併有慢性肺病的寶寶,可能就要插管接呼吸器,因此預防RSV感染顯得格外重要。紀鑫醫師建議,如合併有慢性肺病的早產兒寶寶,可施打RSV單株抗體預防,每劑防護力可持續約一個月。目前健保署給付合併有慢性肺病且妊娠週數未滿36週的早產兒接種六次RSV單株抗體,從早產兒寶寶平均三個月大出院後開始施打,每月一次,防護網可延續到寶寶九個月大。

早產兒一歲半內都是感染RSV危險期 醫籲施打RSV單株抗體至週歲

但因患有慢性肺病的寶寶,比一般早產兒有更高的風險感染RSV,一歲半內都是危險期。因此根據紀鑫醫師最新發表的研究結果,建議合併有慢性肺病的寶寶應要施打九次,將保護網延伸到寶寶滿週歲,是比較理想的。

除了接種RSV單株抗體外,紀鑫醫師補充,居家防護也很重要,提醒家長避免帶嬰幼兒到公共場所,即使要到公共場合,也記得幫寶寶配戴口罩,減少傳染的風險;此外,寶寶呼吸道脆弱,也要避免吸到二手菸毒害造成的支氣管慢性發炎,以免感染病毒就一發不可收拾;再搭配適度運動,加強抵抗力,多管齊下,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7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核心肌群訓練 1.坐姿提腿坐姿雙腳直膝併攏腳尖朝上平放,雙手置放於身體兩側地面,將雙腳直膝併攏提腿離地約30公分高,可提腿後持續靜止10秒或上下動作做10-15次(積極上提腿,緩慢回復平放)。2.坐姿後仰身體屈膝坐姿,雙手抱胸,將身體後仰(能控制的角度)(腹部收縮並吐氣),回復坐姿(腹部放...

閱讀詳情 »

想要成為最棒、最有效率的跑者嗎?單單只練跑步是不夠的。肌力訓練是非跑步類的重要訓練之一,可以讓你成為更厲害的跑者。將下列四項肌力練習加入你的訓練計畫中,以更強壯、更快、更有競爭力為目標努力吧。 1. 體重深蹲 (Bodyweight Squats)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於地面,下蹲如同坐在椅子上,膝蓋前...

閱讀詳情 »

Achilles Tendiniti圖片來源:蘋果日報阿基里斯腱炎,又稱「跟腱炎」。阿基里斯腱位於腳後跟,連結小腿的腓腸肌、比目魚肌、屈指肌,支撐身體站立 。阿基里斯腱炎多見於長跑運動員或需要速度變換的運動員,發生原因有:1. 突然增加過多的訓練量 (每次增加份量不可超過15%)2. 穿著沒有避震效...

閱讀詳情 »

       赤腳跑步 真的好嗎?醫學專家、跑者以及製鞋廠正在為赤腳跑步到底是好是壞而激烈爭辯 陶德‧拜爾斯是舊金山馬拉松賽跑的兩萬名參賽者之一。他穿短褲、T恤,看起來和其他跑者沒有兩樣,然而有一個差異令他與眾不同:他打赤腳。   &nb...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