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再虐待你的胃 想要健康從保胃開始

別再虐待你的胃 想要健康從保胃開始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遠自古希臘時代,醫學始祖希波克拉提斯就曾說過:「所有疾病始於腸道」,所謂病從口入,就是強調有健康的胃腸,才有健康的身體。而胃臟對於健康的重要性,在幽門螺旋桿菌發現後,更顯得重要;根除幽門螺蜁桿菌,不僅可以有效減少胃癌,更可以減少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及復發。近年來,隨著基因定序的突飛猛進,除了幽門螺旋桿菌,胃部有更多的其他微菌,也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

胃癌八成無症狀 發現多為癌末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吳明賢理事長表示,以胃癌為例,八成左右的胃癌患者並沒有典型症狀,都在癌症末期才被診斷;而以消化性潰瘍為例,近年來雖然因為幽門螺蜁桿菌的根除而逐年下降,但隨著台灣人口結構的老化,有越來越多使用藥物,例如服用阿斯匹靈或消炎藥物的患者,發生出血性潰瘍而住院;此外,有胃酸逆流症狀的患者,更是逐年遞增。

世界保胃日 讓民眾更重視胃部健康

台灣微菌聯盟吳俊穎理事長表示,為了提高全世界民眾對於胃部健康的意識,全世界消化系相關專家,幾年前組成了「健康胃倡議組織(Health Stomach Initiative)」,定期開會討論,也在世界各地倡導胃部疾病健康知識。2017 年 5 月,美國消化系醫學會在芝加哥舉行年會,吳俊穎理事長於健康胃倡議組織專家會議中,提出將幽門螺旋桿菌全世界第一次發表的日期十月二日,定為「世界保胃日(World Stomach Day)」,希望能夠透過每年在全世界各地,舉辦「世界保胃日」活動,以推廣民眾胃部疾病的健康知識、促進政府對於胃部疾病研究的支持、加強產業界發展更多治療胃部疾病的藥物。

台灣幽門螺桿菌與胃癌研究傑出 防治胃癌從認識胃部疾病開始

台大醫院胃腸科李宜家教授表示,過去台灣在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的研究上,不僅有許多傑出的研究,也具體影響了國際重要臨床指引;此外,台灣在發展新的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療法部分,也有許多非常傑出的成果,發表於包括:刺絡針、胃腸學等國際頂尖期刊。

李宜家教授說,藉由「世界保胃日」相關活動,能夠把台灣許多傑出的研究成果,以科普的方式分享給更多的台灣民眾,讓更多民眾獲得更新更好的胃部健康知識,使胃癌防治也成為台灣許多縣市的公共衛生政策,因此「世界保胃日」是個極具意義的活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7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0多歲的男性竹科工程師,2年前,右眼視力僅剩0.01,只能看到光影,就醫檢查確診罹患白內障,且嚴重到瞳孔全白,幾乎是失明的程度;所幸,接受飛秒雷射白內障前置手術,植入多焦抗藍光人工水晶體後,同時解決白內障、老花眼,術後視力恢復到1.0,不到一星期就能夠上班。嚴重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編輯部報導)一位照顧精神障礙妹妹30年的哥哥,因妹妹不願看診,同時又堅持自行外出,劇烈爭執後,哥哥親手持刀將妹妹斷頭。54歲的哥哥與50歲的妹妹,相依為命30年,這30年哥哥「獨立」照顧,那共是一萬一千個日子,可曾有任何「喘息」服務?沒有考慮精神障礙族群需求在台灣,「身心障礙服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順應疫苗產製技術轉變與使用趨勢,疾病管制署宣布,自106年5月22日起,幼兒常規接種的日本腦炎疫苗將由原本鼠腦製程之「不活化疫苗」改為新型細胞培養製程之「活性減毒疫苗」,以持續建立幼童免疫力,預防日本腦炎病毒的侵犯。愛注意~舊型新型疫苗接種須知疾管署表示,新型活性減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香噴噴的肉粽,讓人一口接著一口,還有甜粽、冰粽等各種粽子推層出新,小小的一顆好入口,最適合飯後當點心!不過,醫師提醒,粽子不論甜鹹熱量都很高,鹽分、糖分含量也不低,吃過量不只肚子不舒服,還有可能引起代謝症候群。5項指標 符合3項即代謝症候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