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臟病7危險因子 你中標了嗎?

心臟病7危險因子 你中標了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一名剛踏入職場23歲的陳先生,為了拚事業經常熬夜,三餐不繼,又沒時間運動,唯一小憩的時間就是每日抽兩包菸的時刻,某日凌晨仍在熬夜工作的他,出現急性心肌梗塞,送急診打通血管後順利化解生命危機。

7大危險因子 符合3項即為高危險族群

收治該名案例的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醫師指出,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5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國人應從認識心臟病危險因子著手,七大危險因子包含年齡、家族史、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運動量不足及吸菸,只要符合任三項或以上,即是心臟病的高危險群。

三大承諾 守護你我心臟健康

有鑑於心臟病近年有年輕化趨勢,提升國人對心臟病衛教已刻不容緩,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響應2018世界心臟日,特別提出守護心臟三大承諾;黃瑞仁醫師表示,守護彼此的心臟健康,應從落實「遠離香菸」、「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開始。

戒菸也要遠離二手菸 戒菸門診供專業協助

黃瑞仁醫師強調,香菸不僅會使吸菸者的心腦血管動脈硬化,二手煙環境也會導致嬰兒猝死綜合症、呼吸道感染、耳部感染、誘發嬰幼兒哮喘發作等;而國民健康署也鼓勵各醫療院所設立戒菸門診,提供諮詢輔導及藥物協助,在戒菸的兩年內,能大幅降低心臟病風險,而戒菸若維持15年,風險更能恢復到抽菸前的數值。

隱形糖份危機莫輕忽 均衡攝取才營養

台灣美食、飲料店林立,然而,每一口吃下的糖分多寡,國人卻無從計算。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吳彥雯指出,保護心臟除首重戒菸以外,飲食也不容忽視,尤其添加高糖的飲食,不僅會導致心臟病,更使得死亡風險增加3倍!他建議,應以開水或不含糖的茶類取代含糖飲料,同時盡量避免食用精緻、加工食品,且攝取均衡營養及每日五蔬果,才能避免隱形糖份帶來的心臟病危機。

質與量應兼具 規律運動更有力 

當達成「遠離香菸」、「健康飲食」後,更要落實守護心臟的第三承諾「規律運動」。吳彥雯醫師說,應注意「質」與「量」兩面,「質」可透過有利於心血管健康的有氧運動,如跳繩、走路、游泳、瑜珈等;而「量」則是運動時的心跳率,應達最大心跳率的60%以上,才有助於心臟功能訓練,且運動時間一週建議150分鐘以上,每次累計30分鐘,可達較佳的運動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7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最近台灣的疫情大爆發,人人自危的情況下,大多數人成了居家辦公的小宅,為了健康著想,減少出門、勤洗手成了大家的必要任務,不過再怎麼待在家,總會有一些必須出門的時候,這時就算戴好口罩、備好酒精,依舊容易有一些會被忽略的小細節,以下整理5個防疫期間容易忽略的破口! #防疫漏洞小提醒|口罩沒收好 雖然現在許...

閱讀詳情 »

悶熱夏季問題特別多,別說臉部的出油、爆痘,還會出汗、悶熱而容易引得尿道炎的復發,讓許多女孩不堪其擾。除了勤喝水、穿寬鬆的衣物以及注意個人衛生、不憋尿外,其實平常也可以多吃一些有利提升抵抗力的食物,讓這個夏季尿道炎不再找上門。 #預防尿道炎的飲食推薦|蔓越莓 都說女生多吃蔓越莓是好事,特別是有尿道炎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我國今天新增476新增本土病例,另加35例校正回歸個案,總共511本土確診案例,其中新北市229例,台北市149例,而苗栗因電子大廠群聚事件嚴重,一口氣增加66例。 6月14日為第3級警戒的期限,但近日疫情又起,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是否提升至第4級、直接封城,將持續觀察...

閱讀詳情 »

2021.06.05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6月5日為止,已經有224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