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罕見巨大腦下垂體瘤 跨海醫治重拾自信人生

罕見巨大腦下垂體瘤 跨海醫治重拾自信人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手腳肥大、腳踝增厚、額頭前攏、嘴唇變厚的跨海個案郭明陽,罹患極為罕見的巨大「腦下垂體瘤」,導致生長激素分泌異常,造成肢端肥大症;除了五官外型異常外,也因脊柱側凸,膝關節變形,疼痛不已。四處求醫,經轉介到花蓮慈濟醫院,經一般神經外科主任邱琮朗以及骨科吳文田主任手術治療後,病症已獲得大幅改善,並出院返鄉。

2年內劇增至180公分

30歲的郭明陽,來自中國河南省,從17歲外型發生劇烈變化,不僅手掌、腳掌變得厚實,下巴、前額骨越來越凸出,原以為是青春期發育,沒想到接著嘴唇變厚、外翻無法閉合,說起話來模糊不清,口水經常不自主地流出來,還有視力模糊等症狀,兩年內身高還劇增到180公分,怎麼看都與「正常人」有些不一樣。

歷經腦部手術仍未好轉

在當地就醫後才發現,原來是因為腦內長了個約棒球大小的7公分腦下垂體瘤,刺激生長激素分泌過量,引發肢端肥大的外型變化。雖然在當地已經歷經一次腦部手術,但情況未見好轉,甚至出現癲癇症狀。

罕見7公分大垂體瘤

「腦下垂體」位於頭顱的正中央,直徑雖然不超過1公分,但卻是人體控制荷爾蒙的中樞。邱琮朗主任表示,郭明陽的垂體瘤約7公分,腫瘤面積很大,纖維化的腫瘤就像橡皮一樣硬,生長激素甚至超標至40以上,相當罕見。邱琮朗主任為郭明陽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後,經過7個月的藥物與放射線治療,郭明陽的生長激素指數也逐漸降至標準值,腫瘤也逐漸縮小。

術後能站直身軀 重拾信心

除了腦下垂體瘤問題外,郭明陽的第四、五腰椎間盤凸出,腰椎狹窄程度相當厲害,走起路時一跛一跛的,身軀都呈現彎曲狀,尤其是疼痛發作時,只能躺在床上。骨科主任吳文田分別進行硬膜上神經阻斷術與脊椎內視鏡椎間盤切除術,手術後腿部疼痛明顯得到舒緩,不僅行走不再需要攙扶,身型、步伐也更挺直了,在他的臉上也看到了信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0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立冬即將到來,到了這天,表示冬季來臨,氣溫要開始變冷,許多人習慣隨著節氣變化飲食,天冷了就喜歡吃鍋、想來碗熱湯暖胃,卻又擔心不知不覺攝取過多的熱量,造成身體負擔。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科團隊推出應景健康食譜「當歸生薑養生湯」,教導大家運用高麗菜捲、新鮮菇類與高麗菜苗、小白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刊登於《Brain》的1項新研究顯示,即使患有早期的阿茲海默症,如果能獲得適量的睡眠,也就是不要睡太多,也不要睡太少,即可以降低隨著年齡增長精神衰退的風險。 共有100名老年人參與這項新研究,他們的認知功能平均受到4.5年的監測,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75歲,接受了1項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C型肝炎是臺灣國病之一,過去C型肝炎治療上有眾多限制:包括傳統干擾治療成效不彰、病人普遍自知率不足、害怕藥物副作用或接受治療的動機不足等,所幸自民國2017年起,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納入健保給付,並逐步放寬給付標準,三年來,已成功治療超過十萬名病人,治療成功率可達98%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立冬是中國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屬於冬季的第1個節氣,通常是在每年的國曆11月7或8日。「冬」有「終」或是「凍」的意思,「立冬」正代表著冬天的來臨。 補冬不過食 認清體質免上火 立冬這一天,台灣有個習俗,就是所謂的「補冬」。古代農忙社會勞動一整年,正好趁天氣寒冷的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