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罕見腎癌轉移 糞便潛血篩檢建功!

罕見腎癌轉移 糞便潛血篩檢建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多年前腎癌細胞轉移 機率最高僅1.7%

從事房屋仲介的五十多歲廖先生,為了衝業績、帶看屋,飲食不正常,常常發生腸胃不適的狀況。近日在例行健康檢查中發現糞便有潛血反應,於是到台北慈濟醫院進一步檢查。胃腸肝膽科陳建華主任透過胃鏡發現,廖先生胃的上半部靠近賁門處有三個糜爛病兆,表面看來像是潰瘍,但切片檢查後,確診為其多年前的腎臟細胞癌轉移,以內視鏡手術切除腫瘤後,追蹤一年無復發現象,恢復狀況良好。

廖先生的轉移病兆很微小,不易被察覺。陳建華主任提到,從病理學角度來看,一般從其他部位癌症轉移到胃的病兆,外觀通常如火山口狀,中間凹陷外緣突起,但廖先生的病兆卻平平的,表面如一般破皮、很淺的潰瘍狀態。臨床上較常見會轉移到胃的癌症,有乳癌、肺癌及黑色素細胞癌等,廖先生是腎臟細胞癌轉移到胃,發生機率是很小的,解剖文獻報告指出約只有0.2%到1.7%。

「糞便潛血篩檢」 腸胃道病症指標

陳建華主任表示,糞便潛血檢查是很重要的腸胃道病症指標。根據歐美國家的臨床經驗,每一至二年進行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大腸癌的死亡率,因此糞便潛血篩檢被列為健康檢查的重要項目之一。廖先生就是因為有潛血反應進而發現腎臟細胞癌轉移。

篩檢因位置而異 化學法、免疫法糾病灶

目前糞便潛血篩檢方式有兩種,一是傳統的化學法,採用化學反應原理,敏感度約為30%到50%,應用於上消化道出血的篩檢。這種化學篩檢方式較容易受到飲食及藥物干擾,造成假陽性或偽陰性。另一種是免疫法,運用抗原抗體反應來檢測,敏感度可達92%,不受其他動物的血、肉及蔬菜、藥物等因素影響,比較不會有假陽性或偽陰性的問題,適用於下消化道出血的檢測。

切勿忽視小病兆 及早治療成效佳

台灣每年有900多個腎細胞癌新增病例,其典型的三種症狀是血尿、腹部腫塊及腰部酸痛,當三種症狀同時出現時,通常表示癌症可能已經轉移。陳建華主任提醒,從臨床角度看,每一種病症,雖然會有典型表現,但難避免有一些非典型的症狀出現,如廖先生的狀況一樣。

所以要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不要輕忽各種可能的因素及微小病兆,有任何不適,務必盡快找專業醫師檢查診斷,才能及早對症治療,避免更嚴重的情況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2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很多人都有睫毛倒插的經驗,有時稍微費點工夫就可拿出,但痛起來真的是要人命!眼科醫師指出,目前醫界對於嚴重倒睫毛的治療,仍視為一個棘手的難題,但不管如何,只要角膜有慢性或嚴重受損,積極治療鐵定是必需的!因為保守的觀察及定期拔睫毛常無法抑止病情的惡化,手術通常是必要的手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來自雲南的11歲楊小妹,患有顏面神經纖維瘤,導致右半臉嚴重浮腫、變形,右眼也因此失明,造成生活上非常不便,還遭受到同學譏笑「怪臉」;直到2年前,楊小妹來台接受長庚醫療團隊協助,切除腫瘤、裝上義眼、植上眉毛,前後歷經6次手術,如今楊小妹換上一張新的臉,變得開朗許多,也不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當孩子都長大結婚有了孩子,你有想過自己退休後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嗎?今年83歲的陳貴枝住在嘉義大林,自從大林慈濟醫院啟業後,幾乎每天都會到醫院報到做志工,親切的問候、導引前來看病的患者,14年來總服務時數更高達1萬4591小時!熱心助人的精神令人感佩!大林慈濟醫院表示,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又有寒流來襲!氣象局表示,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一直到10日全台都將籠罩在攝氏11度左右的寒風刺骨中。國健署除了提醒民眾要注意保暖、預防急性心臟病和中風發作外,也提醒大家要謹記「FAST」口訣,辨別中風症狀,才能把握搶救中風的黃金三小時!中風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3位,國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