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罕見腎癌轉移 糞便潛血篩檢建功!

罕見腎癌轉移 糞便潛血篩檢建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多年前腎癌細胞轉移 機率最高僅1.7%

從事房屋仲介的五十多歲廖先生,為了衝業績、帶看屋,飲食不正常,常常發生腸胃不適的狀況。近日在例行健康檢查中發現糞便有潛血反應,於是到台北慈濟醫院進一步檢查。胃腸肝膽科陳建華主任透過胃鏡發現,廖先生胃的上半部靠近賁門處有三個糜爛病兆,表面看來像是潰瘍,但切片檢查後,確診為其多年前的腎臟細胞癌轉移,以內視鏡手術切除腫瘤後,追蹤一年無復發現象,恢復狀況良好。

廖先生的轉移病兆很微小,不易被察覺。陳建華主任提到,從病理學角度來看,一般從其他部位癌症轉移到胃的病兆,外觀通常如火山口狀,中間凹陷外緣突起,但廖先生的病兆卻平平的,表面如一般破皮、很淺的潰瘍狀態。臨床上較常見會轉移到胃的癌症,有乳癌、肺癌及黑色素細胞癌等,廖先生是腎臟細胞癌轉移到胃,發生機率是很小的,解剖文獻報告指出約只有0.2%到1.7%。

「糞便潛血篩檢」 腸胃道病症指標

陳建華主任表示,糞便潛血檢查是很重要的腸胃道病症指標。根據歐美國家的臨床經驗,每一至二年進行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大腸癌的死亡率,因此糞便潛血篩檢被列為健康檢查的重要項目之一。廖先生就是因為有潛血反應進而發現腎臟細胞癌轉移。

篩檢因位置而異 化學法、免疫法糾病灶

目前糞便潛血篩檢方式有兩種,一是傳統的化學法,採用化學反應原理,敏感度約為30%到50%,應用於上消化道出血的篩檢。這種化學篩檢方式較容易受到飲食及藥物干擾,造成假陽性或偽陰性。另一種是免疫法,運用抗原抗體反應來檢測,敏感度可達92%,不受其他動物的血、肉及蔬菜、藥物等因素影響,比較不會有假陽性或偽陰性的問題,適用於下消化道出血的檢測。

切勿忽視小病兆 及早治療成效佳

台灣每年有900多個腎細胞癌新增病例,其典型的三種症狀是血尿、腹部腫塊及腰部酸痛,當三種症狀同時出現時,通常表示癌症可能已經轉移。陳建華主任提醒,從臨床角度看,每一種病症,雖然會有典型表現,但難避免有一些非典型的症狀出現,如廖先生的狀況一樣。

所以要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不要輕忽各種可能的因素及微小病兆,有任何不適,務必盡快找專業醫師檢查診斷,才能及早對症治療,避免更嚴重的情況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2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疾管署公布今年第15例麻疹確定病例,一名台籍員工上個月自北京返台,身體陸續出現發燒、紅疹等不適症狀,經就醫通報後確診感染麻疹,目前已解除隔離。該署已掌握194名接觸者,包括同住家人、同班機旅客、同事、就醫時曾接觸的相關醫護人員與病患,預計追蹤觀察至6月11日。疾管署副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健走募愛心!「門諾愛永遠公益健走活動」上週六在台北自來水園區熱鬧展開,現場集結超過2000位大台北民眾,以捐款參加健走的方式,為門諾壽豐老人照顧社區護理之家帶來近百萬元的愛心捐款。活動中途還結合園遊會以及崇光社區大學長輩表演樂齡方塊舞、部落文化藝術團跳勇士舞鼓舞,讓民眾...

閱讀詳情 »

【轉分享,給你好能量好運氣,讓更多人得到幫助】 ☯導讀: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控制炎症在骨關節炎防治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除了藥物消炎之外,合理飲食非常關鍵。美國《預防》雜誌最新載文,刊出多位專家總結出的關節炎患者最佳飲食,幫助他們護好關節。試試地中海飲食。美國營養和飲食學會發言人喬伊•...

閱讀詳情 »

網路上流傳「吃蝦喝柳橙汁會產生砒霜」的文章,讓網友看了心驚驚,紛紛轉傳好友提醒,「蝦不要碰到柳橙,會很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主任洪東榮說,網友以砷化合物與維他命C混合的化學反應具毒性,來推測吃蝦再喝柳丁汁等同吃下砒霜,這種說法有待商榷。  最近網路和臉書大量轉載文章「蝦+維他命C...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