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罹患口腔癌平均活不過60 這樣做立馬降2成6死亡風險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衛福部2018年死因統計結果分析,國人罹患口腔癌死亡的平均壽命僅59歲,一旦罹患口腔癌平均生命年數損失多達14.4年,是最叫人「夭壽」的癌症之一,更是中壯年殺手,而使用檳榔、菸、酒是台灣口腔癌發生的主要原因,研究指出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男性26%死亡風險。

國健署歷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男性口腔癌每年發生人數自民國90年的3266人逐年增加至105年的7144人,累計已逾8萬人,其中30至64歲中壯年占比高達8成,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6歲。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口腔癌是國人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排名第4位,尤其,口腔癌患者高達9成有菸檳習慣,且都從口腔癌前病變或癌前狀態而來。

目前多數的口腔癌前病變可經由手術或雷射切除獲得治療,治療消除癌前病變細胞也可使用光動力,使患者不用再忍受開刀縫合之苦,國健署強調,只要把握「治療黃金期」預防口腔癌不難。

林莉茹指出,檳榔、菸、酒是台灣口腔癌發生的主要原因,研究指出,同時使用三者,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症風險高10.5倍;而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指出吸菸者如果在30歲、40歲、50歲或60歲戒菸成功,預估可分別延長10年、9年、6年或3年的壽命,越早戒菸檳酒,越可遠離口腔癌。

國健署也估算,戒除檳榔,每年更可以省下3萬6500元(以檳榔或菸品每包100元,每天1包估算)。

國健署強調,口腔癌是目前最容易預防的癌症,透過口腔黏膜檢查容易早期發現口腔癌前病變,及時接受切片診斷與治療,可有效阻斷癌前病變轉變為癌症,提醒30歲以上有菸檳習慣的民眾,應定期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的牙科、耳鼻喉科醫療院所接受檢查,並及早戒除使用檳榔、菸品習慣。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兒童叫不醒、唇發紫「心臟停止」 家長學會這一招救活率增1倍

當心!低頭族肩頸痠痛瘋迷「熱敷墊」 溫度、時間這樣錯用會出事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北市一名確診者案16087曾前往宜蘭,宜蘭縣長林姿妙今天召開記者會,公布確診足跡,該確診者8月21日搭客運到礁溪住一晚,期間到過餐廳、超商等,22日再搭火車返回台北。台北市衛生局昨天表示,案16087於7月23日自美國入境,入境前及8月5日在台檢疫期滿前採檢PCR皆為陰性,在美國5、6月間已完成2...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王聿瀠 李新琳 程子奕/台北報導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透露,自己已向BNT公司探詢明年能否為台灣保留3千萬劑疫苗,得到正面回應,如果原廠願意留貨,台灣到底買不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0)日回應,若以單純要打第三劑的話,其實我們現在的量是夠,「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假應徵真打疫苗?網路上傳出有女大生竟為了想打莫德納疫苗,跑去應徵牙醫助理,順利接種完2劑疫苗後就秒提離職,讓診所大嘆遇到疫苗騙子。相關傳言今(30)日也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搖頭大呼「不要這樣」,他強調相信這樣的人不會多,呼籲大家真的要工作才去應徵。 陳時...

閱讀詳情 »

日本日前發現莫德納疫苗內出現不明異物,暫緩施打163萬劑疫苗。不過在沖繩縣疫苗接種中心28日又發現另一批號的莫德納也有異物,因此緊急暫停疫苗接種作業。《共同社》報導指出,日本厚生勞動省29日公佈調查結果,疫苗品質沒有問題,疑似是注射器針頭刺破疫苗瓶橡膠塞時,部分剝離的橡膠碎片混入瓶中,「安全方面沒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