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罹癌會不舉?攝護腺癌迷思破解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罹癌會不舉?攝護腺癌迷思破解

一名53歲的男性上班族,某次聚餐喝酒因突然腰背痠痛又尿不出來,緊急送醫後發現攝護腺特異抗原(PSA)高達300ng/ml,進一步切片診斷,確診罹患攝護腺癌第4期。

60%癌變患者發現時已是第3、4期

臺大醫院泌尿部主任蒲永孝教授表示,國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比例逐年增加,根據國健署統計,攝護腺癌的死亡率排名第7位,約有60%的攝護腺癌患者發現時已是第3、4期,此時存活率大幅降低。

逾50歲 先做第1次肛門指診及PSA檢查

相對於其他癌症,攝護腺癌致死率相當低,蒲永孝教授解釋,攝護腺癌第1到第3期患者經診斷和治療,10年存活率可達95%。第1期發現者,10年存活率為100%。

如果到了第4期才發現,癌細胞都已經轉移,存活率平均就只剩下4年,因此建議50歲以上男性,應該先做第1次肛門指診及PSA檢查,倘若家族有攝護腺癌病史者,則應提早到45歲做第1次檢查。若第一次檢查有問題,再安排進一步檢查或定期追蹤。

罹攝護腺癌可能會對泌尿功能造成影響

另外,多數民眾聽到罹患攝護腺癌,就認為自己罹患了不治之症。患者常擔憂攝護腺癌治療會對泌尿功能或性功能造成影響,先入為主的認為手術後會有漏尿、勃起障礙等副作用,因而不願意接受治療。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針對治療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家屬可採用「天平的比較法」跟患者溝通,強調接受治療但可換更長的壽命,如果讓病患受苦只能換得短暫的利益,家屬會站在他的立場反對,以此增強同一戰線的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30多歲的阿德,是B型肝炎帶原者,但他卻從未好好追蹤,直到發病後才驚覺狀況不對,肝腫瘤已經有16公分大,且侵犯到主肝門靜脈。不僅不能透過手術治療,就連栓篩也無法,原本的他已再一醫學中心服用標靶藥物,但完全對腫瘤無效,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腫瘤迅速長到23公分,後來,...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喝酒有害身體健康,是普遍民眾都知道的事情,但卻有美國研究指出,60歲以上且未罹患失智症的人,每天小酌一杯酒,大腦海馬迴體積較大,有助於增加記憶力。 適度飲酒 有助於增加海馬迴體積 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德州大學、肯塔基大學及馬里蘭大學,針對660多名弗雷明漢心臟研究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工作毫無進度,老是處在撞牆期嗎?聽點音樂邊工作,可望獲得重大突破!根據外國所做的最新研究發現,聽音樂能夠增加工作效率,並且讓大腦釋放多巴胺,減少皮質醇的分泌,進而使壓力減少,讓委靡不振的情緒,獲得感善,有助提高工作表現。 顛覆印象 聽音樂其實有助工作 此研究來自外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連續兩個月,全台劣質豬油烽火連天,延燒不斷,牽連眾多食品同時下架,老字號品牌也無一倖免,曾是博得民眾信任的老廠牌,於今日都因豬油事件一一倒下,除了讓美食王國的台灣頓時之間抹上臭名之外,民眾不禁要擔心,市面上到底還有哪種豬油可以吃?但幸好,也許你可以趁此次豬油危機,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