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罹癌會不舉?攝護腺癌迷思破解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罹癌會不舉?攝護腺癌迷思破解

一名53歲的男性上班族,某次聚餐喝酒因突然腰背痠痛又尿不出來,緊急送醫後發現攝護腺特異抗原(PSA)高達300ng/ml,進一步切片診斷,確診罹患攝護腺癌第4期。

60%癌變患者發現時已是第3、4期

臺大醫院泌尿部主任蒲永孝教授表示,國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比例逐年增加,根據國健署統計,攝護腺癌的死亡率排名第7位,約有60%的攝護腺癌患者發現時已是第3、4期,此時存活率大幅降低。

逾50歲 先做第1次肛門指診及PSA檢查

相對於其他癌症,攝護腺癌致死率相當低,蒲永孝教授解釋,攝護腺癌第1到第3期患者經診斷和治療,10年存活率可達95%。第1期發現者,10年存活率為100%。

如果到了第4期才發現,癌細胞都已經轉移,存活率平均就只剩下4年,因此建議50歲以上男性,應該先做第1次肛門指診及PSA檢查,倘若家族有攝護腺癌病史者,則應提早到45歲做第1次檢查。若第一次檢查有問題,再安排進一步檢查或定期追蹤。

罹攝護腺癌可能會對泌尿功能造成影響

另外,多數民眾聽到罹患攝護腺癌,就認為自己罹患了不治之症。患者常擔憂攝護腺癌治療會對泌尿功能或性功能造成影響,先入為主的認為手術後會有漏尿、勃起障礙等副作用,因而不願意接受治療。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針對治療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家屬可採用「天平的比較法」跟患者溝通,強調接受治療但可換更長的壽命,如果讓病患受苦只能換得短暫的利益,家屬會站在他的立場反對,以此增強同一戰線的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整理報導)有愛運動的家長,不一定會有愛運動的小孩!根據一項調查發現,約有6成擁有固定運動習慣的家長,其孩子卻有7成每週運動少於3天!其實親子一起運動,不只能夠維持健康,還能同時提升親子間的感情。國健署也提供5撇步,讓父母與孩子能利用零碎的時間,保持隨時動一動的習慣。 不到5...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隨著3C產品的普及,小學生近視的問題也日益嚴重,根據眼科門診發現,今年矯正視力的兒童較往年增加2成5,雖然大部分學童都有配戴眼睛,或點散瞳劑來避免近視加深,然而度數卻是有增無減。  今年就讀小五的11歲柯小妹,從小就因弱視遺傳配戴眼鏡,現在左右眼近視兩百...

閱讀詳情 »

據《每日郵報》指出,醫生認為:「香水是必須從醫院中消失的,因為這很可能引發哮喘和過敏。」而統計中十個人裡就有三個人對人工香味是感到敏感的,也有四分之一的哮喘患者表示這是會加重他們的病情的,因為哮喘發作的刺激物通常是由香菸的菸味到人工香味都有可能會觸發的,因此醫生肯弗萊格爾和詹姆斯·馬丁...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逐漸轉涼,流感盛行期也到來。流感流行季節,除了流感人數不斷上升,也是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感染高峰期,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宿疾的老人家來說,一旦感染可能會引起其他併發症,嚴重者甚至有致命危機。  當心!流感年奪千條命 每年流感爆發快速,老人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