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癌經濟負擔重? 學名藥助攻乳癌治療

罹癌經濟負擔重? 學名藥助攻乳癌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乳癌是目前國內女性好發第一位的癌症,根據107年衛福部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每年乳癌新確診人數達1萬4千名,雖然乳癌的平均存活率接近9成,但還是有近3成的患者會在治療後的5至10年復發或轉移,且乳癌若越晚發現,復發與轉移風險越高。在台灣的乳癌患者中,荷爾蒙受體(HR)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乳癌比例約佔7成,而這群患者也是易轉移復發的高風險族群。

HR陽性/HER2陰性乳癌 荷爾蒙治療為主要

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陳達人主任指出,過去針對HR陽性、HER2陰性的乳癌治療是以抗荷爾蒙治療為主,並根據患者病況搭配化療。HR陽性的乳癌患者,會在化療或開刀之後,給予口服抗荷爾蒙的輔助治療藥物,針對已經轉移的HR陽性晚期乳癌患者,目前標準第一線藥物治療是採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併用抗荷爾蒙藥物治療,此種治療方式比化療更能控制腫瘤且副作用比化療相對減少許多。

學名藥把關嚴謹 乳癌患者有更好的選擇

目前針對抗荷爾蒙口服藥物已有學名藥的選擇,陳達人主任進一步解釋,當原廠藥的專利期過後,其他藥廠會仿製相同成份、劑量及劑型之藥品,由於學名藥不像原廠藥需投入大量金錢研發與實驗,故省下來的成本,能夠回饋在藥品價格上,且藥品在上市前,皆須經衛福部食藥署核可,並檢驗學名藥與原廠藥療效一致,由此,乳癌患者在治療上又多了一個新的選擇。

自我檢查還不夠 搭配乳房攝影更精確

早期乳癌通常沒有症狀,腫瘤要到一定大小才摸得到,且會受限於觸摸者經驗、敏感度與腫瘤生長位置,因此早期診斷仍要依靠影像檢查。陳達人主任指出,過去政府推動乳房自我檢查,期望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但證據顯示,自我檢查對整體存活率沒有提升,因此政府改推動定期乳房篩檢,國民健康署免費提供45至69歲及40至44歲具乳癌家族史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希望透過乳房攝影早期發現問題。 

疫情期間治療不中斷 遵醫囑並注意日常照護

目前處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患者不願進醫院,陳達人主任呼籲,醫院是防疫嚴謹的地方,患者不應害怕就醫而延誤治療。陳達人主任也提醒,乳癌治療應把握「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兩大原則,充分與主治醫師配合、注意生活飲食與運動,可有助於減少疾病復發與惡化。

【延伸閱讀】

10月國際乳癌防治關懷月!妳乳癌篩檢了嗎?

如何預防乳癌復發? 醫籲:遵醫囑最重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5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母上大人操勞幾十年,最近終於退休啦。啃老那麼久,不希望媽媽再辛苦了。只盼她能健健康康的,等自己變成更強大的人,好好的回報她。假如你的媽媽也是這樣,一定要行動起來了! 1. 氣虛質 ◎心寬體胖,肚子鬆軟,總健忘。 常見:高血脂,內臟下垂,慢性炎症。   2. 陽虛質 ◎非常怕冷,穿的特別厚,...

閱讀詳情 »

對於退休在家的老人來說,養生已經成為最重要的功課。對於養生來說,清晨起床前的時間段尤為關鍵。每天只要堅持住清晨的“黃金十分鐘”,就可以全天精力充沛,長期堅持則能延年益壽。 手指梳頭一分鐘:每天早晚用梳子順著經絡方向,從前額正中開始,以均勻力量,向頭部、枕部、頸部梳劃,然後再...

閱讀詳情 »

這個名單正在被快速擴展中!!! 其中您最想不到的是過年才吃的東西葵花子! 羅文死於肝癌,享年57歲 黃霑死於肺癌,享年64歲 趙麗蓉死於肺癌,享年72歲 羅京死於惡性淋巴瘤,享年48歲 陳曉旭死於乳腺癌,享年42歲 梅艷芳死於宮頸癌,享年40歲 沈殿霞死於肝癌,享年62歲 傅彪死於肝癌,享年42歲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